沒錯,武愛國和港島的霍大亨,聯手做了bp機生意。
bp機在六十年代,就從實驗室進入商業領域。
只是,漂亮國那邊并不適合bp機的發展。
這玩意,人口密度越大商業收益就越高,反之亦然。
漂亮國的大城市,面積那是真的大,但是單位面積的人口密度并不高。
不然,武愛國和霍大亨聯手,拿到bp機東亞地區的銷售權,也不會只有區區五十萬刀樂。
沒錯,bp機的東亞銷售授權,就只有五十萬刀樂。
這還是對方見買方是華裔,還特意加價的緣故。
若是鬼佬公司,價格起碼還能低十幾萬刀樂。
武愛國擔心中途出現變故,所以就捏著鼻子認了,唯一的要求就是盡快搞定。
事實上,出面購買bp機銷售授權的華裔,是霍大亨找的白手套。
霍大亨的身份擺在那,他要是直接參與的話,要么授權價格可能會直接翻倍,要么這樁生意就沒有談成的可能。
講實際,剛開始的時候,霍大亨也覺得這樁生意,并不是很靠譜的樣子。
要不是武愛國之前給霍大亨留下不錯印象,加上武愛國派人送來十公斤黃金作為啟動資金,這事霍大亨不一定會做。
弄個白手套購買銷售授權,并不是多么麻煩的事兒。
真正麻煩的事情,在后面。
需要在本島和九龍半島繁華區域,設立信號基站。
幸好霍大亨旗下的房產足夠多,bp機的信號基站都在自家房產上弄好,倒是沒有鬧出太大動靜。
可開通呼叫服務,就需要電話公司配合了。
和武愛國經過電報交流,直接給了港島電報公司足夠的好處分潤,bp機終于可以鋪貨了。
好在,這玩意在找人方面確實效果明顯!
只是稍加推廣,立即就在那些高級白領群體風靡起來,這才有了兩萬臺的銷售額。
結果一算賬,霍大亨也被其中的暴利嚇了一跳。
從漂亮國那邊采購的機子,一臺連一百刀樂都沒有。
可銷售單價卻是五千港幣,加上一千的開機費!
利潤輕輕松松就達到百分之五百以上,相當的夸張。
這才多長時間?
單單就是bp機的利潤分成,霍大亨就能拿幾千萬。
這是什么概念?
就是搞地產,賺得都沒這么快這么驚人。
霍大亨這次過來,主要就是商談bp機生意的后續事宜,需要得到武愛國的指點。
沒辦法,武愛國表現得太‘神’了。
要是沒有他強力推動,霍大亨根本就不會注意到bp機這樣的新鮮玩意。
說白了,他也是傳統商人。
事實上,港島地產界賣樓花,還有其它的一些把戲,就算玩出了花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