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正是大搞建設的特殊時期,所有人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這上面。
但凡有人表現不佳出了差錯,很可能直接捅到高層領導耳中,那影響就太惡劣了。
何凡對此深以為然!
放了寒假,他本來打算繼續在學校自學,一邊鞏固之前學到的知識,一邊預習之后學習的內容。
可班上和系里的國內同學,還是相約一起返回國內。
離家半年,他們想家了。
本來,沉浸于學習狀態的何凡,也跟著受到影響,十分想念家中父母,干脆一起回家。
要知道,若非家中父母鼎力支持,他根本就沒有復讀的機會,更別說來南華第三理工大學讀書。
南華方面,對于大專學院的學生,相當重視。
學生會知道了他們的想法后,以學校的名義和鐵路部門交涉,直接弄到了某個車次的三節客運車廂。
不僅安排好了返回國內的學生座位,學校同時還安排了一個班的保衛力量跟隨。
此時,滇省和南華早就有直通火車路線。
還是抗戰時期修建的老鐵路,期間中斷過一段時間,可隨著南華建立又重新連接上了。
從南華國內抵達滇省省城,都不需要轉乘其它班次火車,相當的便捷。
何凡和同學們抵達滇省省城后,就分流朝各自老家趕去。
一直在火車上折騰了三天,又乘坐汽車走了一天多時間,終于抵達了老家所在縣城。
在縣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這才和順路的某位學長,一同返回老家所在山村。
南華的大專院校,向國內部分省市招生,已經延續了很長時間。
也是如此,盡管何凡老家是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可依舊有附近村子里的學生,考到了南華那邊讀書。
說起來也是搞笑!
南華那邊的大專院校,從國內招生的農村鄉鎮學生,數量可是不少。
不少扎根農村多年的知識青年,沒考上國內的大專院校,反而考上的南華那邊的大專院校。
也是如此,每到寒暑假時期,回老家探親的南華大專院校學生數量特別多。
當然,有的愿意去南華讀書,而有的則是不情愿。
再說何凡,又是搭乘牛車又是雙腿走路的,等回到家里的時候,天色都暗了。
“幺兒你怎么回來了,也不提前招呼一聲!”
何父何母看到小兒子突然回來,心中自然是開心不已,急忙放下碗筷上前招呼。
“村委那邊安裝電話了么?”
何凡放下身上的大包小包,好奇問道:“不會這么快把,我才出去半年時間?”
“還沒呢!”
何父輕笑道:“不能打電話,難道還不能拍電報么,家里總能先一步得到消息!”
“不要浪費那錢!”
何凡呵呵笑道:“我這一路,不是乘坐火車就是乘坐汽車,也就是到了縣里才乘了一段牛車,直接就回來了,哪用得著那么麻煩?”
“老婆子,還不快去煎兩個荷包蛋,給幺兒弄一碗面條!”
何父心情大好,急忙招呼何母去弄點好吃的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