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發和魏光華都吃的很慢,細細品嘗,然后兩人的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口感和【南光二號】差不多,但吃起來要比【南光二號】更香,有一股很特殊的清香味,非常不錯。恭喜你,小秀才!”
鄭先發率先進行了評價,他認為新稻子已經全面超過了【南光二號】。
魏光華也是這么認為的,他看向方唯的目光很奇怪,仿佛是看到了一個怪物。
【南光二號】才出來多久?結果現在連【南光三號】都出來了,各方面數據指標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實際上各個生產隊看到二隊育種帶來的好處,都有些眼紅。
很多人都嘗試過培育新的稻種,但無一例外,全都以失敗而告終。
“方隊長,這的確是天大的喜事。鄭主任,這事兒是不是應該向縣里匯報一下?”
“是要匯報的,等我回去就給唐主任打電話,約時間當面向領導做匯報。”
他們倆一個是大隊的支書,一個是公社的主任,二隊取得了成績,也有他們的功勞在里面。
吃過飯,鄭先發和魏光華就匆匆走了。
“三哥,【南光三號】才剛培育出來,以后的產量是不是還能提高?”
吃飯的時候,盤蓮花和王竹韻沒有打擾男人們談事情。等客人走了之后,她倆都很好奇新稻種的產量極限到底在哪里。
她倆可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城里妹子,對這種事很在意。
“應該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具體是多少還不好說,到時候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
方唯今天很開心,話也變得多了起來。
培育出新稻種、稻谷大幅增產,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好事情。
更何況按照上次的會議精神,現在主基調是“抓gm、促生產”,他取得的成績自然會受到各方的贊揚。
他可以看淡名利,但不會介意自己的身上再多一層保護殼。
當然,【南光三號】雜交水稻目前還處于試驗成功階段,后續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距離大面積推廣還有挺長的一段距離。
唐澤得到這個消息之后,親自來了一趟二隊。
方唯有挺長時間沒見對方了,這次見面把他嚇了一跳。
原本看起來年富力強的唐澤,現如今已經兩鬢斑白,額頭上的皺紋堆積在一起,看著比實際年齡要老的多。
可見,這幾年對方的日子并不好過,思慮過甚就容易加快衰老。
唐澤視察了二隊的工作,還特意品嘗了一下【南光三號】水稻做出來的大米飯。回去后他就向專區寫了匯報材料,希望上級能支持雜交水稻的育種工作。
接下來,二隊迎來了夏收。
這個時節是一年當中最忙碌的一段時間,搶收搶種,就是要和時間賽跑。
隊長的男女老少都忙碌了起來,就連濤濤都從學校回來幫忙。學校這段時間的教學內容很少,正好趕上夏收,老師會帶著同學們下鄉支援“雙搶工作”,算是同學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農村的同學各回各家,城里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去了前進公社。
大清早。
隊部的門外架起了三口大鍋,二隊的“大鍋飯”再次粉墨登場。
社員們拖家帶口來到了這邊,幫著把桌椅板凳擺放好,然后就去排隊打飯。
今天的早餐供應豬雜湯、玉米面窩窩頭、鹽鴨蛋和涼拌小菜,主食管夠,死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