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這幾天的伙食,隊里特意殺了一頭豬。
【產出生豬,點數+305,總點數:90382點。】
養豬場還剩下188頭豬。
今年隊里新添了一些農具,其中的打稻機最搶眼。
目前肯定沒有先進的聯合收割機,打稻機有人力腳踩的、有柴油機驅動的還有電驅動的。方唯親自驗證過,到頭來還是人力驅動的打稻機好用。
打稻機需要至少兩個壯勞力再加上幾個半勞力,才能運行起來、
壯勞力踩踏驅動、半勞力遞把,大家協同便可以快速的進行脫粒,直接從田間地頭將稻谷采收回去。
收割稻子這個過程最怕下雨,要是稻谷不能及時進行晾曬,很容易發霉變質。
現在有了打稻(谷)機,就不用連稻草一起抱回去,省時省力。
三天后。
隊里的收割工作完成,稻子也進行了脫粒,趁著天氣好趕緊晾曬。
晾曬好了之后就是稱重,300畝【農墾58】稻谷的產量為225000斤,平均畝產750斤。150畝【南光二號】雜交水稻的產量為165000斤,平均畝產1100斤。
【采收農作物,點數+225000】
【采收農作物,點數+165000】
【總點數:480382點。】
【南光二號】的產量已經達到了極限,畝產1100斤十分穩定,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
吳茂盛和育種小組的成員站在一起,再次被二隊的水稻產量給驚呆了!之前的【南光三號】加上現在的【南光二號】,兩種雜交水稻的產量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這個產量在省城的農業科研單位都無法實現,真不知道這幫年輕人是則呢么搞出來的。
很多人都說方唯是吳茂盛的學生,可問題是自己都不會的東西,又如何能教授對方呢?
其他幾個來接受教育的人也是一樣,他們完全不知道現在的水稻畝產居然過千斤了,他們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消息太閉塞了。
其實也不怪他們,方唯搞出來的稻種雖然非常不錯,但影響力卻僅僅局限在本縣,最多就是在周邊縣有一些名氣。
他走過的道路別人不可復制,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二隊的產量有限,也就意味著稻種無法大量的供應,比如供應全地區、全省,就更別提供應其他的省份。
這也是迄今為止,主流報紙沒有廣泛宣傳的原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所以方唯才會和清河縣合作,打算培育一種能廣泛適用的稻種。可惜由于種種原因,清河縣的雜交水稻研究,目前正處于停滯狀態。
稍后,各個公社也陸續完成了夏收工作。
匯總各項數據,縣里給方唯發了一份通報,通報上說,【南光二號】雜交水稻大面積種植的畝產,平均達到了953斤。
用次一級【南光二號】稻種種植,畝產也逼近了900斤。
方唯根據這個數據,制定了晚稻的種子計劃。
“晚稻生產,我準備種植400畝【南光二號】稻種,另外再種植50畝【南光三號】稻種。
剩下10畝試驗田繼續培育ng-032不育系,以及做好其他的試驗。
這里我需要說明一下,今后會大面積減少【南光一號】和【農墾58】的種植,甚至會徹底停止這兩種稻種的種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