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這些是永豐縣最近三年的糧食生產統計數據,你抽空看一下,明天咱們就下鄉了。”
領隊叫梁禾,四十多歲的年紀,吃完飯給方唯送來了一摞資料。
方唯也不廢話,道了一聲謝之后就開始翻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作為省里的產糧大戶,永豐縣的早稻平均畝產只有442斤,晚稻平均畝產也不過460斤。
要知道方唯他們的畝產已經要破千斤了。
他看資料一直看到11點多,對永豐縣的糧食生產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他才去洗了個澡,倒頭就睡。
翌日。
大家七點起來準時到食堂吃飯,吃過飯就出發,直奔縣里的向陽公社。
到了公社稍微休息了一會,便在公社李主任的陪同下去了一家生產隊。這種調研活動肯定要深入田間地頭,要不然就是走馬觀花,沒有實際意義。
當地種植的是一種名為【玉香一號】的稻種,是矮稈品種,目前田里的水稻已經進入了灌漿期,沉甸甸的稻穗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
“何隊長,你們的稻種是從哪里來的?”
梁禾很關注稻種的事情,在田地里查看了一會,便開口問生產隊的何隊長。
“這個稻種是縣農業局培育的,咱們縣所有的生產隊都種【玉香一號】。”
看得出來,何隊長對于這種稻種很滿意,回答的很詳細。
梁禾點點頭,沒有繼續發問。
“何隊長,種植【玉香一號】,每畝地大概需要多少種子?你們的施肥量大概是多少?水資源的消耗情況怎么樣?有沒有使用氨水?”
方唯接過了話茬,然后拋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何隊長倒沒有不耐煩,而是一一做了解答。
方唯覺得這個品種的稻種挺不錯,在沒有使用化肥、沒有超常規消耗水資源的情況下,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很不容易。
最后他問了一個明知道答案的問題:“你們是自己留種吧?”
“當然,我們一般都會留種。不過農業局那邊也在一直培育稻種,人家有精選技術,所以我們隔那么久還是要購買種子的。”
方唯點點頭,像這種常規水稻,理論上是可以留種的。
但是種子的選育技術具有一定的門檻,決定了追求高產的生產隊也會時不時的購買新稻種。
吃飯的時候,大家品嘗了【玉香一號】這個品種的大米,口感細膩,香氣雖然不足但別有一番滋味,也很好吃。
接下來兩天,大家就在隊里了解情況,和社員們促膝談心,收獲挺大。
三天后。
一行人去了另外一個縣。
調研活動結束之后,大家便返回了省城。
“各位嗎,你們回去后要認真寫一份調研報告,寫完后寄過來。”
調研活動正式結束,方唯便乘火車到了陳州,然后再乘坐汽車返回了家里。
盤蓮花看到男人不禁喜上眉梢,就連小家伙都“叭叭”的直拍手,顯然他也很高興。
這次由于參加了一周的調研活動,沒時間到處去逛,也就沒買多少東西。他給小寶帶了藕粉,給盤蓮花和阿姐帶了一些小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