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肯定有,但應該可以陸續解決。不育系的篩選比較順利,但保持系和恢復系的篩選就很麻煩,暫時還沒有取得進展。”
“不急,育種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細心,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在距離夏收還有一段時間,你們的課題可以先放一放,回去休息一陣子,等下個月底再過來。”
方唯給了濤濤搭便車的機會,但并不希望他把懷孕的婆娘丟在家里不管不顧。
所以,他直接開口趕人,沒有給農科院的三個人任何反駁的余地。
生長過程的情況,可以回頭查看記錄,沒必要天天盯著。
“好吧,那我們先回單位,把這段時間的試驗情況做一個總結。”
方濤和同事第二天就離開了二隊,返回了省城。
方唯讓育種小組參與試驗的幾個人,注意控制進度,必要時設置一些小的障礙,不要讓人覺得這件事很容易。
育種小組的成員,全部都是他的心腹,自然明白該怎么做。
實際上這個課題對于方濤和他的同事,都是大有裨益的。因為育種小組向他們展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全過程,以及會遇到的各種困難。
這對于搞生產或者搞研究的人,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過程。
周末。
方唯和方平一起去縣里看望了郭永清和沈鈺,并給他們帶了一些山上的野生菌子。
“老三,你說你整天窩在鄉下有什么好處?公社主任不愿意當,農業局的主任你還是看不上,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沈鈺做了一桌菜,郭永清陪兄弟倆喝了幾杯。
他如今在縣里混得不錯,一般情況下誰都會給他幾分面子。畢竟是縣里的老人了,資格比齊海洋老得多,人緣也好。
年初他調到了縣里的組織部門,縣里幾次想把方唯調到公社或者農業局,結果都被人家給拒絕了。
郭永清感到很無語,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
“老郭,你就少說兩句吧。老三的為人處世你還不放心?他可比咱們看得更遠,不肯離開大隊必然有他的道理。”
沈鈺白了一眼自己的丈夫,然后替方唯解了圍。
方唯點了點頭,沖著沈鈺微微一笑,表示感謝。他不肯去公社和縣里,當然有理由,只不過這個理由沒法說出來罷了。
城里再好也沒有他發揮的舞臺啊。
“郭叔,嬸子,現在到處都在傳恢復高考的事情。婷婷這孩子很愛學習,而且基礎不錯,我想麻煩嬸子幫她找幾個有水平的輔導老師,你看行嗎?”
吃飽喝足之后,方唯突然問了一句。
沈鈺在縣一中上班,如今已經落實了政策,是一中的副校長。所以方唯才會來找她幫忙,想找個幾個好老師系統性的幫婷婷梳理一下初高中的知識。
“沒問題,回頭你讓婷婷直接來找我就行。”
沈鈺滿口答應,她一直到現在還記著方唯當年對自己關照。
那幾年的艱難困苦的歲月,要是沒有人家幫自己,她都不知道自己最終能不能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