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嬸子!”
方唯很高興,他為了侄女能考上大學,也算是操碎了心。
方平對這些事不太懂,田桂花就更不用說了,一切都得靠他出面。
從郭永清家里出來,兄弟倆去了一趟卷煙廠,去看望了婷婷。方唯給對方交代了一句,讓婷婷盡快去找沈鈺,讓老師們幫忙重新制定一個學習計劃。
婷婷很開心,她現在也聽到風聲了,不得不在心里佩服小叔的遠見卓識。
她很早就為了考大學的目標在努力,比別人就有了很大的優勢,可以說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婷婷,你要聽你媽媽的話,照顧好自己。”
方平沒有多說什么,三弟已經幫女兒安排好了一切,他不必再多嘴。
幾個人說了一會話,婷婷就回去上班了。
方唯和方平一路上不緊不慢的踩著自行車,一路上聊了聊竹器廠的事情。
竹器廠越來越興旺,現在的唯一問題是廠址限制了廠址的發展。
“老三,我覺得竹器廠有必要進行搬遷。縣里太遠,不如搬到公社去,包括像勞動力短缺、電力供應不足等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現在大隊的勞動力已經有些不足,而人才短缺的問題幾乎無解。
方平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在隊里繼續堅持呢,還是擇機進行廠子的搬遷。最后他覺得還是搬到公社去比較合適,畢竟那邊還有隊里的一家五金廠。
公社比隊里更有優勢,交通方便,距離縣城也近一些。
“大哥,你這想法很好。回頭我和隊干部們商量一下,一旦決定,你們在夏收后就搬遷吧。”
方唯覺得社隊企業以后肯定要和大隊半脫鉤,也就是說廠里的人員不再以工分計算勞動成果,而是單獨進行核算。
未來廠里的職工會拿工資拿獎金,不再參與隊里的分紅。
至于口糧和福利,原大隊的社員還是有保障的,畢竟企業的凈利潤要給隊里上繳一部分。外聘人員肯定沒有這個待遇,只能拿工資和獎金。
從今年開始,企業的分配制度有了一點變化,那就是根據企業的效益,可以給職工發放一部分獎金。
當然,獎金的數額還是有限制的,不會造成收入的差距過大。
方唯打算趁著竹器廠搬遷的機會,改革廠里的分配方式,逐步建立新的企業制度。
翌日。
湘南日報的記者突然來到了隊里,陪同記者一起前來還有一位縣宣傳部的同志。
方唯躲不過去,和鄭虎一起接受了采訪。
“作為一個普通的生產隊,你們從什么時候有想法搞育種的?”
“早就有想法了,別問為什么,就是因為以前吃不飽。那時候我們就在想,要是畝產能翻倍該多好,那樣的話我們就不用餓肚子了。”
“一開始你們覺得育種工作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