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又帶了一批【玉香083】種子,去了瑤寨。
他親自給寨里的育種人員講解了新玉米品種的培育思路,那就是在【玉香083】的基礎上進行二次篩選。
在這個過程中要是能引起異變那就更好了,新品種唾手可得。
王松林帶人在試驗田種植了一片玉米,然后按照方唯的要求搜集各種玉米品種。
這后面還有大量的篩選工作要做,因為沒有走雜交玉米這條路,同時也沒有轉基因的技術,只能按照常規育種的方法進行探索。
方唯將試驗田(大棚)的生長速度進行了調整,所有作物的成熟時間限定在45天-60天之間。
這樣的話,一年下來在試驗田培育的作物(種子)至少能收獲有6次。
就可以大大縮短試驗的周期。
時間再短也不是不行,但有點過于驚世駭俗,還是不要那么做了吧。
“三哥,我們在培養過程中真的產生了異變,新品種肯定算你的,但也有寨里的一份功勞,不好平白無故送給合作社吧?”
王松林學會談條件了,他倒不是和方唯談條件,而是準備與合作色算清楚這筆賬。
既然合作社內部有不少人不愿意接納瑤寨,那么就不能白給對方。
“當然了,肯定沒有白給的道理,除非社里能徹底接納瑤寨。”
在農村單打獨斗沒有出路,要不為啥這兩年開始興起“農民工”這個詞?
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根本原因還是在家務農收入太少了。
有些話方唯不好說,王松林說出來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該交代的交代清楚,等方唯回到家里已是傍晚時分。阿姐已經做好了晚飯,回來就能吃現成的,也是一種幸福。
“三哥,社里的【農優82】稻種是從【農優76】稻種異變而來的。當初【農優76】稻種是歸屬寨里的,合作社當時還給寨里繳納了授權費。
現在有個問題,到了【農優82】稻種,社里就一腳把寨子給踢開了,這么合理嗎?”
吃飯的時候,方唯和盤蓮花聊起了最近的一些事情,盤蓮花對社里一些人不愿意接納瑤寨很有意見。
翻一番舊賬,又扯到了【農優82】稻種和【農優76】稻種歷史淵源。
【農優82】稻種脫胎于【農優76】稻種,但不能說二者是同一個東西。
“這個還真不好判定,畢竟是發生了異變,就和當初的【農優76】沒什么關系了。不過你放心,我不會讓瑤寨吃虧,合作社一定會徹底接納瑤寨的。”
方唯在合作社、瑤寨、田炳義合作社之間,很難做到不偏不倚,最好的辦法就是三者徹底融合在一起。
目前看,條件已經快成熟了,只需要等一個契機就可以在理事會上投票表決。
只要得到了三分之二理事的支持,這件事就妥了。
現在再提【農優76】的事情,反而落了下乘,不如等一等再說。
“三哥,我相信你,你看著辦吧。”
盤蓮花很聰明,不像趙金生一根筋,她馬上就想到男人可能在憋大招。
在理事會會議上強行通過融合議案,不如等水到渠成的時候。(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