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稻種和稻谷之間巨大的差價,總體損失還有待評估。
“那就好!搞農業就是靠天吃飯,天災難防,你也不要太傷心。”
盤蓮寬慰了男人一句,便催促他去洗澡睡覺。
這段時間方唯實在太辛苦了,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堅決不讓男人再熬夜。
翌日。
省里和地區領導到了瑤嶺鄉視察,說了不少鼓勵的話,同時也落實了補償款、一部分災后重建的資金。
這對于縣里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瑤嶺鄉因為有瑤嶺農業的存在,災后重建肯定沒問題,但其他鄉鎮可是在等米下鍋呢。
等領導們走了之后,方唯召開了聯席會議。
公司的管理層、三個合作社的負責人、各生產單位的負責人以及各大隊的隊長,都參加了會議,一起商議災后重建的事情。
“我覺得辦公場所也應該重新修建,公司出錢、瑤嶺合作社出地,重新建設一棟辦公樓。”
在農村建一棟三層高的辦公樓不了多少錢,一方面是因為之前的辦公用房過于老舊還被水淹了,另一方面需要重新選址,盡量建在地勢高一些的地方。
雖然像這種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很難碰上,但總得汲取經驗教訓。
因此,瑤嶺鄉生產基地負責人的提議,馬上就獲得了通過。
“瑤嶺合作社這邊有五個大隊的社員受災,房屋需要重新修繕,另外田炳義合作社也有上百戶的社員的房屋受災,修繕款由誰來出”
合作社的理事提出了受損房屋的事情,這件事也必須抓緊時間處理。
“我考慮資金可以多方面籌集,一方面有政府下撥的救災款,另一方面還有瑤嶺農業以及其他企業的捐款,再就是合作社的積累。
三管齊下,由合作社與各行政村牽頭,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另外,今年的分紅可以稍微多一些,讓各合作社多留一部分。”
方唯直接拍板,解決了房屋修繕、災民救助等等的資金來源問題。
大家都沒有意見,一次天災還不足以令瑤嶺農業傷筋動骨,這個時候更不應該只考慮錢。
議題一項一項的進行,絕大部分提議都獲得了通過。
然后大家就各司其職,紛紛忙碌了起來。
方唯隨后兩天都在瑤嶺合作社的農田里轉悠,這一次的損失太慘重,留下來的稻種植株恐怕也得盡快催熟,要不然損失還會加大。
于是他就干脆調整了加速生長的屬性,殘留的稻種會在半個月之內進行收割。
前進鄉那邊的旱田,培育的【南玉一號】也是損失巨大。公司已經加派人手開始補種,她也同樣調整了生長周期,加快了生長速度。
其他的高產農作物種子一并這般處理,保證能完成一年三季的生產。
時間匆匆。
瑤嶺鄉生產基地提前開啟了夏收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