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肯定沒問題,之前還剩下不少種子,我這邊再多生產一些。”
兩個人聊了將近一個小時,才掛了電話。
新一代小麥耐寒耐旱,屬於冬小麥品種。在此基礎上培育春小麥品種也不是啥難事,只是暫時沒這個需求。
所以大面積種植要等到秋天了,這事兒也不著急。
匆匆數日。
孫士禮再次帶來了電話:“方支書,我在江淮這邊搞到了50萬畝農田,很適合種植小麥。你們瑤嶺農業有沒有興趣承包下來”
國內小麥的主產區的就包括江淮平原,只不過想要在那邊承包50萬畝農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孫所長,你怎么做到的這事兒貌似很困難吧”
不是信不過孫士禮,方唯只是感到很好奇。
“是上面說話了,才有了這個便利條件,所以你要不要這50萬畝土地我可告訴你啊,錯過這村可就沒那店了哦。”
聽完孫士禮的解釋,方唯才恍然大悟。
這50萬畝農田必須拿下來,上面開口就等於是有人背書,在當地也能受到很好的照顧,不去才是傻子。
“行啊,那我們也嘗試一下種植小麥。這樣,三天后我過去一趟,來得及嗎”
“來得及,咋來不及你五天后過來就行,到時候我等你。”
兩人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地點,便結束了通話。
方唯隨后和蔡桐、胡林偉、林炳坤等人通了氣,他們幾個也很支持方唯的決定,到時候林炳坤會跟著方唯去江淮。
承包土地種植農作物,對於瑤嶺農業來說屬於輕車熟路的事情。
不過公司從沒有大面積種植過小麥,但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等簽訂了承包合同之后,林炳坤就會大量招聘熟悉小麥種植的技術人員和農工。
只要待遇好,什么樣的人才招不到
中午。
方唯、林炳坤一行人抵達了江淮市,然后在約定的地點見到了孫士禮。
農田距離江淮市還有100多公里,但他們首先要和主管部門的有關人員見個面,然后再去現場考察。
“方支書,市里對這件事很重視,他們希望瑤嶺農業能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提高當地的農業生產水平。”
孫士禮提前和方唯等人聊了一會,然后才帶著大家一起去了市里。
江淮方面果然很重視這件事,派出了高規格的接待陣容,給足了方唯等人的面子。
第一次見面不會沒有談什么實質性的內容,更多是屬於禮節性的。
中午,市里安排了午宴,吃飽喝足之后才派人帶領一行人去了農田所處的地方。
等到了地頭,方唯才真正感受到了江淮平原的魅力。這一帶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一望無際的農田一眼望不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