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帶是我們地區最好的農田,也是小麥主產區。這里本來準備搞經濟技術開發區,后來由於各種原因暫停了,但農田並沒有遭受毀壞。”
陪同方唯等人考察的是一位秘書長,對方詳細介紹了這一帶的發展歷程。
林炳坤去田里親自看了看,果然是肥沃的土地,農田水利設施也很完備。實際上愿意承包這片土地的,大有人在,只不過瑤嶺農業處於優先的位置。
“是啊,都是一等一的好田。如果我們承包了這一帶的農田,那么相關的生活和辦公設施建在哪里”
方唯點點頭,問了一個相關的問題。
“這一點市里也考慮到了,你們跟我來,就在不遠的地方。那邊之前是經濟開發區的項目部所在地,不屬於基本農田,足夠你們使用了。”
市里很有誠意,建設相關的辦公和生活設施、生產附屬設施等,並不占用50萬畝的土地,而且是免費贈送的。
方唯等人跟著市里的同志來到了項目部,還別說,這里距離農田不遠,三通一平基本完成,以后在生活工作方面都很方便。
另外,距離農田12公里之外有一個鎮子,還算繁華,平時買東西或者消費都很方便。
當晚,方唯等人就住在了鎮上,畢竟下午來的就比較晚,考察工作還沒有完成。
翌日。
考察繼續,直到傍晚時分一行人才回到了江淮市。
“支書,我覺得這50萬畝土地可以承包,那邊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農田距離國道很近。”
晚飯后,林炳坤主動找方唯聊了聊,說實話他的心動了。
方唯點點頭,說道: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回頭你這邊儘量爭取一些優惠條件。我給你透個底,我打算以后把小麥育種放在這邊,這是一張很重要的底牌,你要好好利用。”
方唯這兩天就要回去了,剩下的事情交給林炳坤等人處理。
關於新一代小麥育種的事情,他考慮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在江淮育種。
一方面公司的土地資源本來就很緊張,而小麥育種又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顯示瑤嶺農業的誠意,在談判中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我明白了!有了這張底牌,我相信對方會重視我們的。”
林炳坤之前多少有點不自信,主要是因為瑤嶺農業在小麥育種和小麥種植上沒什么建樹。
雖說現在搞出了新一代小麥,但因為還沒有大面積種植的數據,所以並不能說明什么。但有了在當地育種的承諾就不一樣了,相信江淮方面會很感興趣的。
第二天。
方唯就離開了江淮市,而孫士禮則返回了京城。
林炳坤等人留下來和市里談判,后續的事情方唯不會插手。
等她回到村里沒幾天,瑤嶺農業就和當地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江淮方面很有誠意,給出了不少優惠政策,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公司答應在這邊設立育種中心。
回到村里之后,方唯會同瑤寨育種小組和研究所整理了新一代小麥的資料。
這種小麥被命名為【南豐麥327】,畝產達到了1050斤,口感好品質高,是不可多得的小麥精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