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一臉得意,“他和我認識的一位大作家是朋友,那位大作家是我好朋友,世界就是這么小!”
王科算是親眼目睹,孫雪將如何把握機會的能力展示的淋漓盡致。
他由衷感嘆,“孫總,有您這股拼勁,您不成功都難!”
孫雪笑的合不攏嘴,“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克萊默可是世界大師,我和他之間這不就有了鏈接嗎?這次參加會議也算是值了。”
她不知道的是,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等著呢。
她正在認真整理筆記,一位會議工作人員走近她客氣說:
“孫女士,克萊默先生邀請您參加稍后的小型研討會,討論體育建筑的可持續性問題。”
聽到工作人員的話,她和王科面面相覷,一臉的不可思議……
“好好好,我們馬上去。”
她合上筆記本,拉上王科跟在工作人員身后,激動的心都要蹦出來了。
小型研討會就在會議中心的一個私密會議室舉行,除了三位演講嘉賓,還有幾位來自美國和北歐的建筑師。
看到孫雪和王科,克萊默微笑著率先向二人打招呼。
話題討論聚焦于如何將大型體育設施的綠色理念,應用到中小型場館中——這個課題王科剛好有涉足。
王科分享了泉城市項目的挑戰:有限的預算、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多功能的需求。
當他展示團隊設計的混合通風系統和可調節看臺方案時,克萊默明顯表現出了興趣。
“你們考慮過相變材料嗎?”他問道,“德國最近有創新方案,可以大幅降低空調負荷。”
研討會結束時,克萊默的助理特意找到孫雪交換聯系方式:“克萊默先生正在尋找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參加幾個亞洲城市的體育中心設計競賽,您的全生命周期視角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天,孫雪收到了更具體的邀請——克萊默建筑事務所希望與她公司設計院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競標新加坡的一個多功能體育中心項目。
同行的建筑設計院顧院長得知此事后大為振奮:
“小孫啊,這可是我們設計院走向國際的絕佳機會!”
回到泉城市后,在省設計院的協助下,孫雪帶領團隊開始了緊張的準備。
他們不僅需要展示設計能力,還要提出創新的環保理念。
受大會啟發,孫雪團隊提出了“綠色心臟”概念——將體育場館設計為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引擎,而非孤立的存在。
一個月后,聯合團隊成功入圍新加坡項目最終名單。
在最終陳述中,孫雪公司提出的“可適應看臺系統”和“能源正輸出方案”獲得了評委的高度評價,雖然最終以微弱差距獲得第二名,但這次合作打開了國際大門。
更令人驚喜的是,克萊默親自推薦孫雪團隊參與了國內一線城市的體育公園項目,這次他們提出的智能環保設計理念一舉中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