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到下午三點,關閉爐孔悶上一個小時,他才收拾好騎車回城。
用糧食袋裝了五斤面粉,又拿了兩條三四斤的鱸魚來到李老頭家。
顧大媽開門見是他,熱情的拉他進院。
“小李來啦,快屋里坐,佳敏,快去倒杯熱水給小李暖暖身子。”
李文華把東西交給顧大媽:“沒事兒我不冷,昨天從津門帶了點魚回來,給您送點。”
“你這孩子就是招人稀罕,什么時候都想著大媽,大媽也有東西要給你。”
顧大媽這次沒推讓,伸手接了過來,去另一間屋里拿了個盒子出來。
“這是老頭子讓我給你的。”
這話乍一聽,李文華還以為李老頭人沒了。
打開盒子,里面是塊黃色絹布,以為東西用布包裹著,拿起來卻發現真就是塊布。
不過布上寫著字,很漂亮的瘦金字體,印章上的名字正是趙佶。
李文華瞪大眼睛驚呼道:“宋徽宗趙佶的字?”
乖乖隆冬,李老頭還有這種東西,牛逼壞了要。
顧大媽耳濡目染,對這些東西也有些了解,笑著說:“老頭子一直寶貝著,說這是真品,真品假品我不知道,反正不當吃不當喝,喜歡你就收下。”
喜歡肯定喜歡,但不好意思收,每次來都送東西,這次更貴重。
顧大媽不由分說的給裝進盒子里塞他手上:“收著收著,大媽看得出來你喜歡,這些東西有人當寶,有人當垃圾,當年不知道被毀了多少,不用太當回事。”
李文華知道,顧大媽嘴上這么說。只不過是想讓自已收下而已,真不當回事,能珍而重之的用紫檀木盒子裝?
想推辭也推辭不了,顧大媽的手一直按著不讓拒絕。
“您別按著了,我收下總行了吧。”
顧大媽再三確認他不會推回來后,才滿意的收回手。
“這就對了,和大媽還客氣。”
心想老頭子就是矯情,明明把小李當徒弟,拿著當送徒弟的禮物,卻覺得沒正式收徒名不正言不順,送個東西還需要自已轉手。
李文華東西是收下了,但顧大媽給的面粉錢堅決不收,丟下錢,連佳敏嫂子倒的水都沒喝就跑了。
先是騎車來到東城分局,到食堂看了下舅舅。
他舅舅現在的日子比在村里舒服多了,這里干幫工比軋鋼廠輕松。
廠里人多,準備的也多,給土豆削皮都能削到手酸。
換了個環境,他舅舅性格也有所改變,不像以前那么老實沒主見,和后廚的人聊天打屁處的挺好。
又去看了下姥爺,說是來這傳授經驗,搞得還挺忙,都沒時間陪他多聊。
李文華都想問問姥爺,您這干的有額外工資不,比自已這個正兒八經拿工資的公安都賣力。
沒時間多聊也沒關系,他也不是專程來看姥爺的,而是來找張立軍的。
他把張立軍拉到一邊:“不忙的話找個借口跟我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