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爺子微微點頭,這些情況他已經知道,“我這段時間了解過近年來的情況,光頭的人已經沒那么愿意搞破壞了。”
確實,本質上他們也是土生土長的國人,眼看光頭回來的希望渺茫,經費又少,甚至沒有,當下生活安穩,冒險搞破壞的心自然就淡了,部分死忠粉除外。
李文華端起酒碗和大家碰了下,抿一口酒后問:“姥爺認為是小鬼子的人?”
周老爺子搖頭:“現在猜這些沒有意義,你們盯的紙條已經有人取走了,根據調查是國棉一廠的人,早上他給另一個人傳遞了消息,我猜測這條線上還有人,為了以防萬一局里已經派人過去支援。”
幾人聽到一下涉及到兩個廠子,要從廠領導排查到職工,有的忙了。
李文華怕奶奶多想,不再聊這個,用勺子給奶奶舀了個魚丸:“奶奶這個沒刺,您嘗一下味道怎么樣。”
老太太剛放進嘴里就夸:“好吃,我大孫子手藝真好。”
李文華笑笑,給姥爺也舀了一個,同時招呼大家吃菜。
他先嘗了下清蒸大黃魚,再試了下清蒸鱸魚,從口感上來說,大黃魚并沒有后世傳的那么夸張。
最受歡迎的兩道菜不是兩種清蒸魚,而是紅燒大黃魚和糖醋鱸魚,可能是口味相對重一些,吃起來更下飯。
這也是傻柱的川菜在廠里比較受歡迎的原因。
老太太更喜歡吃魚丸,軟乎中帶著一點彈性。
趙鵬飛一邊吃一邊訴苦:“文華,要不我把魚都拿過來,每天你燒好了我再端回去。”
“咋了,大媽不會做魚?”
趙鵬飛吐槽道:“我媽哪是不會做魚,她是除了煮魚湯還是煮魚湯,昨晚我家一個魚頭湯,一個魚尾湯,我是拿饅頭當菜,魚湯當主食吃的。”
黑子和張立軍哈哈大笑,這不得先喝飽了再吃饅頭。
李文華奇怪的問:“那魚肉呢?”
趙鵬飛苦著說:“今早喝的魚肉湯。”
這下李文華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另類的一魚三吃。
其實也不怪趙母只燉魚湯,趙鵬飛就分了四十斤魚和蟶子,拿了些給他二叔和舅舅,家里也沒剩多少,燉湯能多吃兩頓。
冬天的四九城是真沒什么菜,有道魚湯也是好的,只不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吃到李文華多種做法的魚,趙鵬飛就有些嫌棄喝魚湯了。
大家說說笑笑邊吃邊聊,他們家沒有食不言的規矩,而且古人說的食不言也不是現代說的吃飯不能說話,孔子指的是吃飯時不宜大聲喧嘩,要注重禮節,禮記中的意思是吃飯別吧唧嘴。
午飯后,周老爺子待了一會就走了,一個算是退休的老頭,整天比李文華他們還忙。
這一代很多人真的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無私奉獻。
“我要去澡堂泡澡,你們要不要去。”李文華看著三人,他早幾天就想去泡澡了,因為各種事拖到現在。
“去,干嘛不去。”
三人都想去,李文華把奶奶也拉上,五人一起前往澡堂。
澡堂并不是非要有洗澡票才能進去,澡票一般是工廠和單位自己的澡堂用,外面的澡堂花錢就能進去洗。
這家澡堂是黑子推薦的,說里面貼了馬賽克。
李文華剛聽到時下意識以為是春宮圖,到地方才知道,特么的馬賽克就是小瓷磚。
白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