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涂敬之自作聰明不想得罪的幾個少年那天并不在其中,所以把自已坑到進北大荒。
聽完小蘇的敘述,李文華沒有發表觀點,“謝謝你幫我們把酸菜送過來,上次這包煙沒給出去,這次總能收下了吧。”
小蘇笑著接過:“這么好的煙,不要白不要。”
其實他心里既羨慕李文華,又看不起這種關系戶。
人啊,總是這么矛盾。
送走小蘇后,李文華趕緊拉上趙鵬飛躲到了老人家里,不出意料,招待所來了幾波人,不過都撲了個空。
就在有些人猜測他倆跑哪去了,要不要派人找時,李文華正在幫老人燒火做飯。
老人還惦記著給他倆做麻糍吃,被阻攔幾次后選擇蒸糯米紅薯飯。
糯米紅薯飯李文華還真沒吃過,在老人說不麻煩且堅持要做的情況下,開始洗紅薯切成四方塊。
和北方蒸饅頭不同,老人先是往鍋里添水,然后放了個井字木架,糯米也是裝在一個類似木桶的容器里面,區別在于木桶托在中間偏下位置,而不是底部。
老人說那個托能拆下來清洗,屬于上面大
無數年來,老祖宗傳下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工具,令李文華嘆為觀止。
“今晚吃糯米紅薯飯,明天用韭菜炒糯米飯給你們嘗嘗。”
“不了,明天我們得回去了。”李文華借口婉拒,不能把老人留的那點糯米給造完了。
不知過了多久,木板鍋蓋縫隙里冒出熱氣,香味也隨之鉆進他倆鼻孔。
那是一種混合著糯米與紅薯的清香,令人口齒生津。
開蓋時,由于趙鵬飛聞著香味湊的近,鍋蓋掀開一剎那,被升騰的熱氣給燙了下。
“哦~眼睛看不清了。”
李文華則好奇老人為什么用碗接鍋蓋上的水,這玩意只是水汽而已,能有什么用。
這么想著就問了出來,老人笑笑說:“這東西用處多著呢,小孩爛嘴角用這個擦洗很快就能好,還能擦洗傷口。”
擦洗傷口李文華能理解,能治好爛嘴角倒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這令他想到小時候磕著腦袋,父母用菜籽油揉被磕的位置。
老人給他倆每人盛上一大碗,趙鵬飛不顧燙嘴扒一口進嘴,邊嚼邊嘶哈:“好吃。”
李文華吹著也吃了口,確實好吃,連糯米飯都帶著絲絲紅薯的香甜。
除了好吃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漲肚子,比米飯頂飽。
他們在吃飯的時候,老人將灶洞里的火用鐵锨鏟到堂屋火盆里,李文華這才知道另一個灶為什么是空的,原來鐵鍋被撬來烤火了。
四九城燒煤炭用爐子取暖,南昌這邊用木炭取暖,灶洞里木頭燃燒不充分的,鏟出來后會有嗆人的煙,得單獨挑出來塞灰堆里,下次還能繼續用。
三人坐在火邊吃飯,趙鵬飛吃著吃著就會轉個方向,烤會后背。
這時候的南方比后世要冷不少,烤火只能烤一面,加上房子透風,另一面總覺涼颼颼的。
這還算好的,至少腳和其中一面是暖和的,可當睡覺時兩人全傻眼,三人睡一張大約一米五寬的床,不是沒有空房間,而是沒有多余的被子。
之前老人留他們住,還以為有多余的被子,現在才知道,原來是三人擠一起更暖和。
出門在外別講究,不然遭人嫌,兩人也不麻煩老人燒水洗腳,嘶哈著洗個冷水腳鉆被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