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幾十年后,這無疑是窮苦的年代,卻是最齊心的年代,是一聲令下,幾十萬人背井離鄉,千里遷移的年代。
是創造奇跡的年代。
一條條人行長龍向公社匯聚,當隊伍遇到另一個生產隊的隊伍時,三爺寸步不讓。
“劉老三,我們先趕到這條路的,我們先走。”
“李老三,你說先到就先到啊,分明是你耍賴,看到我們后自己空手跑了幾步,隊伍沒到不算,我們先走。”
三爺很光棍的擋在劉老三隊伍前面:“誰讓你不跑呢,我又沒拉著你,落后就要挨打,挨打要立正,請端正你的態度。”
劉老三嘴皮不行,憋了會罵道:“老子端你妹的態度,給我讓開。”
他身后幾個本家的放下擔子往前一步。
李大虎三兄弟同樣站到自己父親身邊,李文華則瞇著擋在三爺前面:“怎么?想動手啊?”
劉家幾人頓時后退,既忌憚他的公安身份,也忌憚他娘周秀芬。
當初附近十里八鄉都沒人敢要的女人,他們也怕的好吧。
劉老三和他的幾個本家漢齊齊往李家村隊伍里瞅,想看看那個女人在不在。
人沒瞧見,但劉老三也不敢確定周秀芬不在,假裝大度的擺擺手:“算了,讓你們先過就是了,搞快點。”
隊伍繼續出發,大家都沒放在心上。
到糧所時太陽剛冒頭,糧所還沒開門,他們和另一隊并排站在外面。
眾人放下擔子,有的直接坐扁擔上,有的站著掏煙準備點上一支。
這可不是八分錢買的經濟煙,而是自己卷的。
太陽升起,越來越多的生產隊趕到,氣溫也越來越高,嘈雜的聲音宛若菜市場。
李文華沒挑糧食,不用像其他人一樣要照看自己挑的糧食,隨意脫離隊伍,去供銷社買了幾支棒冰,回來分給三爺和大虎叔三人,以及村里沒出五福幾位長輩。
至于其他人,他還沒富到散錢的地步,其他人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張口,只默默撇過頭,不去看著別人吃。
供銷社都開門了,糧所也打開了大門,十來分鐘后,第一支隊伍開始檢驗稱重。
李文華過去給吳磊遞支煙:“吳哥,您今天可有得忙了。”
吳磊略感詫異:“李兄弟今天是?”
李文華示意了下外面的隊伍:“我三爺爺是大隊長,陪他過來的,年紀大了不放心。”
吳磊豎起大拇指:“就沖您這份孝心,我也得先幫您三爺他們稱了。”
話到這份他哪會不知道李文華過來的目的,只不過是順著話說而已。
“那可太感謝了。”李文華往他兜里塞了包中華。
大家心照不宣。
吳磊跟著來到三爺面前,讓隊伍挑上糧食跟他進去。
釬子扎下拔出,帶著糧食,檢驗員象征性的嗑了粒,“嗯,不錯,去那邊稱重吧。”
一切都很順利,但也花費了不短的時間。
完事時,眾人有種不真實感,往年哪次不是要到下午以后,摸黑回去的時候也有,這次不但沒受氣,還在上午就能回去了。
不少人想夸一下李文華,和三爺說兩句,但都被三爺打斷:“有什么話回去再說。”
雖說這些事很常見,但不代表別人沒怨氣,不低調點離開還在這說,不是拉仇恨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