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李文華也沒再說什么,反正預防針已經打了,沒幫到忙也不能怪自己。
他倆跟著張志勝和永輝一起來到食堂,別看只是科級的公安局,但安排的卻是小炒,有葷有素。
這又是副局長親自接,又是吃小灶的,李文華想不賣力都不好意思。
事實也不用他想,飯后張志勝就帶他們來到一個較大房間,里面還有幾名忙碌的公安。
趙鵬飛看到這一幕,很想回去把吃的吐出來。
吃人嘴軟也不能這樣吧,大晚上吃完就干活,連安排休息都省了。
好在只是誤會,張志勝和屋里的人介紹了下,就帶他們去了不遠處招待所。
第二天早上七點,永輝大哥來叫他倆吃早飯,同時也意味著起來干活。
這案子李文華其實沒什么頭緒,在吃早餐時對張志勝說:“張局,如果你們沒有什么好辦法的話,那我們不妨試試笨辦法。”
張志勝作為本案負責人,聽到有辦法,立馬道:“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別管是不是笨辦法,你盡管說。”
李文華組織了下語言:“眼下我們兩眼一抹黑,而且已經過去七天,火車站汽車站都問了,如果是攜款潛逃,再想有什么找,估計很難有什么線索。
那我們不妨找把這個放一邊,假設李楊沒有攜款潛逃,而是遇害,那尸體會藏在哪?
從銀行到機械廠,路上要經過偏僻的地方嗎?”
那段路張志勝這幾天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想也不想的說:“大多都是街道,只有一段不長的路人會比較少。”
“所以,如果是陌生人作案,那最好的下手地點是在那一段路,他不可能殺了人后還背著尸體走老遠,頂多在附近隨意找個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地方,稍微掩蓋一下,更多的是拿上錢想盡快逃跑,遠離現場。
我們一會去那附近找找,如果沒有,那我更傾向熟人作案,之前也是認識的。
當一個人身上有大量現金時,陌生人靠近下意識會帶有防備心理,不太可能被輕易騙到遠處,除非是熟人。”
張志勝點點頭:“你說的沒錯,我們在那條路上來回找過,沒有發現尸體。她的熟人我們也查過,但既然你要再查一遍也好,或許能發現其他我們忽略的線索也說不定。”
他之所以愿意請李文華來,就是覺得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果可能也不一樣。
他們這些人已經查過不止一遍,再查時容易帶有主觀意識,很難再有發現。
于是吃過早餐,他們騎車來到李楊取錢的銀行,沒有再開昨晚那輛掉玻璃的吉普。
四人推著車慢慢往礦山機械廠走,說是把攜款潛逃放一邊,但張志勝還是讓人繼續打聽,所以只有他們四人。
銀行附近都是街道,陌生人不太可能在這動手。
沿途倒是有小巷,但巷子不深,且隨時可能有人經過,除非是巷子里的人家,快速捂住李楊的嘴將人拉進屋里,問題是,拿著那么多錢,沒事去巷子里干嘛。
推車走到張志勝說的人少路段,這里距離機械廠已經不遠,兩邊沒有房子,除了機械廠工人,應該少有人來這邊。
一路上張志勝除了帶路,介紹情況外,沒有說任何自己的觀點,也不讓永輝說,目的就是不影響李文華他們的思維和想法。
李文華在這段路兩邊轉了好一會,沒發現尸體,也沒聞到異味。
掩埋的可能性不大,土地沒有翻過的痕跡,附近也沒有什么藏尸的好地方。
所以把攜款潛逃放一邊,他更傾向熟人作案。
畢竟大白天的,一路上并沒有多少好下手的地方,真謀財害命,沒再這里下手,其他地方當時有人看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