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辰的指示迅速在漢東省委和省政府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接下來的幾次省委常委會,凡是涉及重大決策,沙瑞金都嚴格按照議事規則,組織充分討論。
各位常委暢所欲言,不同意見激烈交鋒,最終通過民主集中形成決議。
會議紀要清晰完整,決策過程公開透明。
穆辰列席會議時,大多時候只是安靜聆聽,極少發言,更不提前定調。
決議報送他備案時,他也只是簡單閱示,從未否決或修改。
省政府那邊,李達康和趙達功真正扛起了責任。
日常事務完全自主決斷,需要協調的問題兩人協商解決,遇到重大事項才按程序提請省委研究或向穆辰報告。
運轉效率并未因放權而降低,反而因為權責清晰、流程規范,顯得更加有序高效。
一切,都回歸到正常的、健康的政治生態和運行軌道。
起初,那些暗中流傳的謠言還在茍延殘喘。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各級干部親眼看到省委常委會上實實在在的民主討論。
看到省政府指令暢通無阻、李達康和趙達功配合默契。
看到穆辰真的不再事必躬親,而是專注于把握大方向時,所有的猜疑和謠言,都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看來真是瞎傳的,省委運作得很正常嘛。”
“特派員根本不像謠言說的那樣,人家抓大放小,給足了省委省政府空間。”
“我就說嘛,要是真的一言堂,上次常委會上為那個規劃爭論那么激烈,特派員怎么一句話都沒說?”
事實勝于雄辯。
謠言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如同陽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再也無人提及。
籠罩在漢東上空的這層陰霾,悄然散去。
然而,表面的風平浪靜之下,穆辰布下的網,才剛剛開始收緊。
他并未因謠言的平息而放松警惕,相反,指令相關部門,對謠言初起時的傳播路徑進行隱秘而深入的追溯。
技術手段與人情線索并用,順藤摸瓜,層層剝離。
很快,幾個最早散布、且內容最具蠱惑性的信息源被鎖定。
這些人身份各異,有體制內不得志的邊緣干部,有與某些商業利益集團往來密切的學者,還有個別背景復雜的媒體人。
他們看似互無關聯,但深入調查其社會關系和資金往來后,一條若隱若現的線索,逐漸指向了同一個方向——京城鐘家及其外圍勢力。
尤其是隔壁某省的一位廳級干部,與鐘家往來密切,其在漢東的人脈圈,恰好是謠言擴散的重要節點之一。
穆辰掌握確鑿證據后,并未立刻在漢東內部掀起波瀾。
而是通過特定渠道,將相關材料直接送達有權管轄的上級紀檢監察部門。
證據扎實,線索清晰,立案審查程序啟動得迅速而果斷。
沒多久,隔壁省便傳出消息,那位廳級干部因涉嫌嚴重違紀,被上級紀委帶走調查。
此事在外界看來,或許只是一起獨立的個案。
但落在知情人眼中,尤其是鐘家核心圈子里,無疑是一次精準而沉重的敲打。
這等于明白無誤地告訴鐘家:你們伸過來的手,我知道是哪一只,也隨時可以斬斷!
漢東內部的流言蜚語徹底絕跡,干部隊伍的心態更加穩定。
而鐘家,則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痛楚。
損失一個精心布局、安插在鄰省的重要棋子,其價值遠非金錢所能衡量。
這不僅是實力的折損,更是影響力的挫敗。
特派員辦公室內,穆辰拿起那部紅色電話,直接撥通了鐘父的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