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時候,孫微曾聽長公主說,桓熠十分好面子,搞得熱熱鬧鬧的,是為了讓遠在建康的貴人們記得,桓氏雖遠,但人丁興旺,雄踞一方。
對此,長公主頗為輕蔑,說桓熠為人,只幼稚二字
孫微深以為然。
就算桓氏遠在荊州,也沒有人敢輕視。即便桓熠一整年才現身一次,他的名號也會每日被人在朝野之中提起。
而對于桓氏的女眷,也無人敢不敬。太后壽辰時,她頭一個接見的,就是桓氏的女眷們。
如今,這庾氏既然派長史來迎接孫微,可見是有意要打交道了。
“庾夫人有心了。”孫微道,“請長史引路,莫讓夫人久等了才是。”
行館里,庾氏已經領著一干女眷,在院中等候。
孫微是王妃,眾人見她來都,齊齊行禮。
“諸位不必多禮。”孫微上前,和氣地將庾氏扶起,“妾有孝在身,雖久仰夫人賢名,卻無緣在京中一見。今日得見夫人,妾喜不自勝。”
庾氏看著她,亦笑道:“王妃哪里話。王妃千金之軀,妾等得見王妃,不甚榮幸。還望王妃恕妾等未曾遠迎之罪才是。”
眾人寒暄一番,庾氏親自引著孫微入內。
婦人們簇擁在旁,頗是熱鬧。待得堂上落座,只聽庾氏與左右笑道:“曾聽聞王妃生得花容月貌,果真百聞不如一見。”
婦人們一道附和。
這等貴眷們歡聚恭維的熱鬧場面,孫微這輩子是第一次見。不過上輩子,她是司空見慣的。
孫微想著,桓氏的貴眷們如此熱情地待自己,恐怕除了自己是豫章王妃,還有別的事。
庾氏身后,站著兩個女子。
其中一人長得嬌小柔弱,白皙的鵝蛋臉,紅唇如櫻桃一點,頗有楚楚動人之態。
這就是桓令仙。
而另一位,則是桓家五公子的妻子袁氏,前兩年才過的門,二十歲出頭的年紀。
孫微的目光只一掃而過,袁氏忽而道:“聽聞王妃出自南嶺魯氏,乃陰陽大家?”
旁邊的聲音都低了下去。
孫微含笑道:“雖是家學,卻不敢當大家之名。。”
袁氏輕笑,對庾氏道:“上月,妾那小兒滿周歲,郡公說,要請大師來看看相。如今遇得王妃這般高人,卻是正好,不若就請王妃來算一算?”
原來如此。孫微心道。
這袁氏生下的兒子桓淄,自出世之后,就備受桓熠喜歡,是南郡公府中最受寵的孫輩。
桓熠信相術,想來,這庾氏在京中是聽了好些關于孫微的傳言,今日特地來找她看相。
庾氏微笑地看向孫微:“未知王妃之意?”
這架勢,自是等著孫微恭順地答應了。
孫微卻不緊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妾雖受教于家學,卻不擅相面之術。”
這話出來,婦人們皆是一怔。
袁氏顯然沒想到孫微推拒,臉上的笑意僵了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