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偽造陳茂的死訊,逼著年邁的陳父交出家業,分給幾家堂親。
千鈞一發之際,陳茂及時歸來,將一場鬧劇平息。
他自是報了官府,將堂弟和貪心不足的族人繩之以法。
經此一劫,陳家將魯氏奉為座上賓。
魯氏也并不含糊,只道是之所以幫他們,是有所求。
既是救命恩人,陳茂自當竭力相助。
魯氏讓他幫的第一個忙,就是照顧兩戶人家。一戶是住在南嶺上的魯明;另一戶是住在安寧城的孫念一家。
“魯明是我的親戚,請掌柜每個月給他送一匹布、一匹絹和十石米。孫念是個官驛小吏,亦是我的恩人,我不好出面。還請掌柜以租賃馬匹為由,每月給他五百錢便利錢,讓他一家得以過活。”
于陳茂而言,這些都不過是小事,他自是一口應下。
除此以外,還有另外一事。
“不知陳掌柜可知三仙教?”孫微問。
“自是知曉。去年時在三吳鬧得民不聊生,聽聞如今被朝廷趕到海島上去了?”
“正是。三仙教有個左護法叫做吳奮,是廣州人。煩請陳掌柜的替我查一查,如今吳奮是否還跟廣州城中的人有來往。”
這也并不難。他的買賣做的大,認識的人也多,要打探消息輕而易舉。
“若在下得了消息,不知如何知會夫人?”
那時魯氏說:“等掌柜的鋪子開到會稽,我自會尋上門來,找掌柜要上好的沉香。”
去年十一月,陳茂在建康的鋪子終于開。
他從那時起,就一直等著魯氏找上門來,半步不敢離開,連過年也沒有回去廣州老家。
這一等就是四個月,他終于等到魯氏。
“看到夫人平安無事,在下這心頭也算是踏實了。如今夫人就住在這宅子里么?”
“這里只是一處臨時居所。等明日,我就要離開建康。”
“原來如此。”
孫微笑道:“想來,在陳掌柜心中,我仍是個來路不明之人。”
“夫人言重。”陳茂道,“在下做買賣,歸根到底是跟人打交道。夫人幫過在下,在下自當報答。其余之事,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在下曉得。”
孫微點點頭。這也是她找上陳茂的愿意之一。
當然更大的原因,是看重陳茂的能耐。
當她在安寧城的老家里醒來,決定要要魯嫻的身份來找司馬雋時,首要之事,便是找個可靠的人解決后顧之憂。
早前父親決定進京,是因為祖父過世,父親靠著官驛小吏微薄的月俸不足以養家糊口。她離家前,雖然說服了父親暫緩進京,但孫微知道,唯由讓為父親過得安穩,才能教他打消進京的念頭。
而后,她為了得到魯嫻的身份,又與魯明做了一番交易。為了穩住魯明,也必須讓他過得衣食無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