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知道臨海倉?”她問道。
“王妃無論問誰都知道。”老叟道,“早前,三仙教曾在山陰縣城外劫下十來車的糧食,那糧食就是送往臨海倉的。孔真君令人去打探過,那一路上重兵把守,如今有個大將軍就在那里。孔真君說過,只要那大將軍在,那臨海倉里十有八九有大寶貝。”
“什么大將軍?”
“小人不知他的官職,不過聽聞是皇帝家的一位世子,具體叫什么,小人也記不清了。”
孫微心頭一驚。
皇帝家的世子,除了司馬雋還有誰?
司馬雋竟然在臨海?
——
那老叟不過是三仙教里的一個小卒,許多事情沒法給孫微解惑。
問得差不多了,孫微也就放他離去。
待楊荃那頭完事,兩人對了一番說辭,便知老叟所言屬實。
“世子竟然去了臨海?”楊荃也詫異不已,“臨海早被三仙教踐踏成了一片廢墟,哪里來的糧倉?”
孫微問鄧廉:“鄧司馬可知曉此事?”
“臣不知。”鄧廉道,“臣只知會稽的戰事。不過那消息是會稽府送來的,看字跡,當是阮回的手筆。說起來,世子自從去了會稽,就未再給臣來過親筆信。”
如此說來,這消息興許是真的。
“那三仙教的百夫長把自己人送到吳郡來當俘虜,又是怎么一回事?”楊荃問道。
孫微尋思著,踱步行至門前。
云越積越厚,似有雷電在云層中穿梭。忽而一聲悶雷,樹葉悉悉索索地作響,空氣中彌漫起泥土的氣息。
下雨了。
孫微望著外頭,好一會,道:“若我猜的不錯,這一切都是世子安排的。那百夫長的金子是世子給的。世子就是要給王治送一個功勞。”
楊荃不禁道:“照事情首尾猜測,確實似是如此。可王治是什么人,世子何至于要送他這個臉面?”
孫微沒有說話。
這一點,他們恐怕想不到,但孫微不會不知道。
司馬雋是在成全她。
他仍然不想讓她待在這里。
王治早早得了功勞,就能早早回去,那么她也能早早回去。
這傻子……
孫微道:“世子不會讓三仙教到吳郡來。吳郡緊挨著建康,世子不會涉險讓三仙教北上。”
鄧廉卻面色古怪,欲言又止。
孫微正要問他想說什么,楊荃忽而一拍腦門,恍然大悟:“所以世子在臨海設了局,反倒讓三仙教有了南下的理由?”
孫微點點頭:“正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