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著雨聲,她輕輕摩挲著腕上的鐲子。
驀地,司馬雋看著自己時的雙眸,還有離去時的身影,似又在眼前。
她倒是寧愿鄧廉沒有跟她說方才那番話。
因為這在提醒她,司馬雋對她越好,日后自己離來時,就越艱難。
有時,她覺得,如今的司馬雋很是陌生。畢竟上輩子,他們從來沒有說過那么多的話,也從未對彼此做過那么多事。
孫微,心里的聲音在默默提醒。
千萬不可忘了,你為何回來。
——
因著王治立下的頭功,宮里頭很快來了旨意。
太后對王治大加贊賞,順帶也提及了孫微的功勞。
孫微跟太后打了兩輩子的交道,深知這順帶提及十分不易,已經算是一番認可,不能奢求更多了。
這些都在孫微的預料之內。
王治的勝利雖然不過是千余人的小打小鬧,但只要冠上王氏二字,無論如何慶賀都不為過。
不過,教孫微意外的是,王治因此得了個監軍的頭銜,監三吳戰事。
看來王磡心知肚明,王治雖然拿了頭功,但這點功績上不得臺面。
待宣了旨,那內侍笑盈盈地上前來,對孫微問候:“太后惦記著王妃,不知王妃近來是否安好?吃穿用度是否稱心?”
孫微謙恭地答道:“勞太后掛念,妾一切安好。還請內侍替妾給太后問安。”
說罷,她讓阿茹給內侍奉上賞賜。
“是,小人一定將王妃的意思帶到。”內侍笑盈盈地說,“除此以外,太后還有一句話,令小人轉告王妃。”
“內侍請講。”
“太后說,王監軍當此重任,還是頭一回,還請王妃多多照拂。王妃之所求,待回宮以后,一切好說。”
孫微笑了笑。
太后雖是司馬家的太后,但到底是出身王氏,事事都站在王磡父子這邊。不過這話里的意思,倒是對孫微的本事頗有認可,這對孫微是有好處的。
“妾不過是一介婦人,何來照拂監軍一說?妾不敢當。”
“王妃實在是過謙了。”內侍道,“小人不過替太后傳話,如今話帶到了,小人告退。”
孫微莞爾,令人招待內侍去用膳。
王家也來了些人,是王磡派來輔佐王治的。其中一人引起了孫微的注意。
那是個年輕的文士,看形容舉止,當是王磡府上的幕僚。
此人,孫微從未見過,看了他幾眼,留了個心。
“就王治那點功勞也能當監軍?”回到屋里,阿茹嗤之以鼻,“旁人果真說的不錯,姓王的果然要大過天去。”
孫微沒說話。
這任命頗有深意。
思索片刻,她道:“監軍雖不能代將軍發號施令,卻能阻撓將軍發號施令。而且,有了這頭銜,王治就不必裹足于吳郡地界。”
阿茹面露詫異,問:“太后和王磡到底想做什么?”
孫微徐徐道:“既然太后說了要我幫忙,那就沒有瞞著我的道理。想來,很快就會知道了。”
果不其然,次日,待使節離開后,王治便道,有事與孫微商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