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王璇璣驀地愣住,不由地看向佛堂上的母親。
她正心無旁騖地禮佛,聽一眾比丘尼誦經。
桓令仙與王璇璣一道跪坐在蒲團上,不緊不慢道:“你是個聰明人,在佛前,我也不打誑語。這繼妃,可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你就住在京中,出門稍加打聽,便可知道外頭的風言風語。這繼妃與太子糾纏不清,更有人說,她對豫章王世子亦圖謀不軌。前年,太后就是因此動了怒,將她攆到江州思過去了。”
王璇璣冷冷地看著她。
“你我皆出身高門世家,豈可與愚婦一般,去嚼那些市井中的流言蜚語。”她正色道,“那都是誤會。后來,太后也讓王妃回京了。”
桓令仙輕笑一聲。
“她回京,果然是太后原諒了她,而不是世子在背后出力?”她看著王璇璣,語重心長,“我知你喜歡世子,正是如此,我才特來向你提個醒。防人之心,萬萬不可少了。”
王璇璣面色不改。
“你與我說這些,倒不如說說你與那叫閭丘顏的長史,究竟什么關系。”她說,“京中的風言風語,可不只有豫章王妃的。”
桓令仙露出訝色,卻并無慍怒。
“他么,不過是為我辦事的人罷了。我在家中倚恃無多,他是最可靠的人一個。”桓令仙道,“不過,他也是深知繼妃秉性之人。”
這讓王璇璣很是意外,不由地看向她。
“你可知,繼妃曾隨閭丘長史一道前往荊州。從那以后,閭丘長史便勸我要對這繼妃多加提防。對了,你可知道我那表兄,靈虛公子庾逸?繼妃和世子路過衡山時,是繼妃主張將他帶回了京中。自從回京,他二人就總是見面,世子還因此與靈虛公子生隙,向繼妃發怒。”
王璇璣的面色忽然變得難看。
“胡言亂語。”她說,“你又是從何處聽來?”
“桓氏雖遠在荊州,但在京中還是有不少耳目的。”桓令仙望著堂上的大佛,不緊不慢道,“是不是胡言亂語,你也去打聽打聽,不就明白了?”
說罷,她雙手合十,向佛像叩首。
王璇璣定定地盯著她,一動不動。
——
曹松很快來到孫微面前,向她稟道“褚將軍那邊說,他并無世子的消息。不過天亮前,他就派人去打探了,很快就回來,還請王妃稍安勿躁。”
孫微一陣心煩意亂。
不僅因著司馬雋,還因為桓令仙。
去香露寺的人,給她捎來了靜慈的信。
信上說,昨日王璇璣母女確實與桓令仙見了面。王氏母女先到,桓令仙后到。方氏一直在禮佛,而桓令仙和王璇璣則一直在一旁的佛堂里說話。
靜慈坐在離她們不遠的地方誦經,聽得不十分明白,只隱約聽到桓令仙提到“繼妃”、“世子”、“太后”、“閭丘長史”、“靈虛公子”之類的人名。除此之外,信中還說,王璇璣離開的時候,面色很是難看。
孫微看過之后,面色沉下。
雖不知道她們具體說了什么,可光從這些名字之中就能料個大概。
桓令仙與孫微已經是明面上的敵人,如今她特地去找王璇璣,不必猜也能知道是打著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