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公婆沒兩天,家里反倒比之前更熱鬧了。
這天傍晚,吃過晚飯,石靜蘭收拾著碗筷,蘇世才卻神秘兮兮地進了里屋,出來時手里捧著一張紙。
"都看看。"他把紙小心鋪在八仙桌上,眼角笑出了深深的褶子。
石靜蘭笑道:"是個體工商戶!你爸今天剛領到的。"
蘇采薇眼睛一亮,湊過去看,營業執照上還帶著新鮮的油墨味,她不由得欣喜:"恭喜爸媽。有了這個體戶執照,總算能正大光明地干了。"
目前的政策,還不允許成立私人企業。
"夠用了。"蘇世才的手指輕輕摩挲著執照邊緣,"眼下這形勢,能邁出這一步就不容易。"
隔天,陸慶平從軍區大院趕來,剛放了暑假的蘇明哲也趕到了小院,難得陸今朝也回來了,一大家子圍著桌子商量起第一個產品。
七月的廣州像個蒸籠,即便到了晚上,空氣依然黏糊糊的。安安的小褂子早就被汗浸濕了,蘇采薇不停地給他扇著蒲扇。
"要做就做電風扇。"蘇明哲忽然想起什么,跑進屋里抱出個舊家伙什,"姐,你看這個。"
這是前年他和外甥女陸今朝用廢舊材料搗鼓的。鐵皮剪的葉片已經生銹,轉起來咯吱作響,但確實能扇出風來。
"風力小了點。"陸今朝伸手撥動葉片,"電機是收音機上拆的舊零件,真要投入生產,就需重新設計。"
蘇世才一拍大腿:"明天我去趟香港,帶幾臺進口風扇回來看看!"
三天后,蘇世才風塵仆仆地提著兩個大箱子回來。
打開一看,是三菱的電風扇,造型精致,外殼光潔。接通電源,葉片平穩轉動,強勁的風力讓屋里人都舒爽地嘆了口氣。
舅甥倆當即拆開研究,客廳里很快擺滿了零件。
蘇世才戴著老花鏡,仔細比對每個部件;陸今朝拿著本子寫寫畫畫,不時和蘇明哲討論著什么。
"你看這個軸承,比國產的精細多了。"
"葉片的角度可以再調整,這樣風量會更大"
這一忙就是半個月。七月底的一個黃昏,一臺嶄新的電風扇擺在堂屋正中。
不同于市面上笨重的款式,這臺風扇線條流暢,乳白色的外殼顯得格外雅致。
蘇明哲插上電,葉片平穩轉動起來,送出的風比進口的還大,聲音卻小得多。
"省電30%。"陸今朝抹了把額頭的汗,"葉片是我重新設計的,用了空氣動力學原理。"
最先看到這新玩意的是隔壁王嬸。
她剛吃過飯,一身汗地站在風扇前吹了會兒,驚喜道:"這風真舒坦!又柔和又涼快,比百貨大樓賣的還好。"
消息像長了翅膀。
不出三天,整條巷子的人都找借口來蘇家串門。
李大爺拿著棋盤來找蘇世才下棋,眼睛卻一直往風扇上瞟。
幾個小媳婦說是來借花樣,一進門就圍著風扇嘖嘖稱奇。
"蘇老師,這要是能買到,我第一個要!
"可不是,今年這天熱得邪乎,夜里都睡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