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墉跟姚大美說把班里的紀律弄好一點的時候,想的收服眼前這幾個人,把他們弄得聽話一些。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班的特長生大多都會離開桂城,去花州市中心進行特長特訓了。少了那些特長生,再把眼前幾個刺頭收服,班里的紀律就會好上一大截。
事實上,姚大美在前世也是抓住了這個時間段整頓紀律改善了班風的。
在想到可以把題透露給這些人,提高班級升學率的時候,他忽然又想到,手里有這么好的東西只是讓升學率提高十個點的話,實在太浪費了。
當時他腦子里閃過了后世的一些見聞經歷,便跟姚大美要了整節班會課,準備大干一場。
他其實只有中人之姿。這一點并不會因為他重生一次就發生什么改變。如果他還是依照上輩子的節奏做事的話,就算多十幾年的先知,也未必能拼得過那些高智商人才。
他這輩子除了先知這個優勢之外,目前另外一個優勢便是他才十八歲。他足夠年輕。這意味著他有更多的試錯機會。他覺得自己應該趁著年輕努力多做一些嘗試,爭取比那些天才先出頭,或者積累更多做大事的經驗。
所以,他打算爭取讓自己高考考好的同時,讓這個班更多的人考好,改變他們的人生方向。
所以,他打算通過這個事情,把他們班的本科升學率提升到八成以上。
給姚大美編人設是執行計劃的第一步。那是打下行動的基礎。表明他做這些的初衷就是為了姚老師。
第二步就是說服眼前這些人加入他的計劃了。他之前極為義氣幫劉川等人攬下了抽煙的麻煩,現在又統一了初衷,劉川等人一個個拍著胸口:“你說怎么辦我們就怎么辦!”
“林哥,以前接觸的少,我今天算是對你服氣了。要幫忙算我一個。”
“你說說計劃,我盡量幫忙。”
林墉沒有直接說自己的計劃,而是反問他們道:“你們的高考目標是什么?夏聰燕?”
“本科呀。”夏聰燕答道。
“劉川?”
“目標當然是清華北大。”
“實際一點。”
“2B吧。”這是本科B線的意思。本科B線比A線分數低一點,學費高不少。但劉川自然是不擔心學費的。
“呂世才?”
“3B萬歲呀。”
“有沒有一點追求?”
“那我當然是想2B的,但又不是說了就能考的。”
“杜月環,老杜?”
“我老爸說有3A就給我獎一萬塊。”
“陳德?”
“想當然是3A,我有學校錄取就行了的。”
林墉總結著:“一個本科,兩個2B,兩個3A,我記住了。我目標中大。你們也幫我記一下。我今天就告訴你們,只要你們照我說的去做,接下來八個月里好好努力,明年九月份,你們就能達到你們目標。你們信不信?”
這話包括夏聰燕都保持著懷疑。另外幾人作為后進生,其實都是腦子活泛之人,自然更加不會因為林墉的一句口號而點頭信服。
林墉繼續道:“我們跟尖子生的差別在哪里大家有沒有想過?智商是一個方面對吧?我知道一百二的智商和一百的智商腦回路確實有所不同。這一點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但大多數人的智商其實都是只有一百左右的。一百二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