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同是一百智商的人,為什么有些成績好,而我們成績差呢?我分析的主要原因是態度問題。說態度很籠統,具體一點說其實是堅持的程度不同。你們覺得是不是?比如,聰燕背單詞,她就可以背半個鐘不覺得乏味。劉川你自己背十分鐘就覺得受不了要抽支煙了,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這話基本就說到幾個后進生心里去了。他們還在高三熬著,主觀上都是想努力的。但一翻書就犯困,一背單詞就頭疼,以至于無心向學,只想弄點什么舒緩一下情緒調整自己。調整完其實也未必能夠堅持多久,接著又繼續想調整,從而進入無線循環,一天又一天。
這樣時間久了,也就自暴自棄了。
林墉在畢業之后也有這么一段頹廢的日子,因此特別理解這種心情。
林墉繼續道:“我想做的就是,第一,從整個班的角度改變環境,讓大家都變得更積極,不要再相互懈怠影響。第二,便是爭取給我們每個人找一個更積極的人監督我們,讓我們每次堅持讀書的時間更久一點。從而慢慢改變我們這種來自自身的懈怠。”
“美國有個總統奧……羅斯福,好像是他還是林肯說的,信念有無限可能。鐵娘子撒切爾也說,態度決定一切。我們不搞那么玄虛,我們只是稍微改變一下我們堅持的時間和習慣。找個人提醒監督我們。把我們用來抽煙,打游戲,睡覺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八個月,其實可以的。”
“有個故事不是說么,說美國有個學校,隨即選出了一批學生,告訴他們,他們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每個人都是被埋沒的天才。經過幾年的培養之后,他們都變成了真正的天才。但后來校長告訴他們,他們其實不是。”
“現在我們也可以仿照這樣做是不是?我們告訴自己,我們是天才,然后花時間去拼這八個月就完事了。”
“我可以跟你們打賭,我們這里六個人,剛才的目標,起碼有五個可以達成。只要照我說的去做。”
林墉款款而談。這是做銷售時候練出來的口才。
其實他不是頂尖的銷售,缺乏針對客戶情緒的能力。不過這繞暈人的話術,他能一口氣說兩個小時。
劉川幾人面面相覷,真是被林墉侃懵了。對林墉的敬佩變得確實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了。
怪不得能把姚大美說哭啊。
好不容易等林墉稍停吃菜,劉川問:“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問題是,你要我們做什么?”
林墉道:“我跟姚老師要了下周的班會課,打算組織大家上臺發言。兩個目的,第一,自我表態。第二,統一認知。之后我再找班長商量商量,結合大家的情況調整一下座位,爭取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監督和輔導我們學習的同學。”
“你們要做的事情有兩點,第一,回去私下里說說姚老師的事情,告訴他們我們這么做的目的。第二,統計發動一下你們身邊的人,看看他們愿不愿站起來一起表態。第三,到時候我們要帶頭上臺表態。”
劉川道:“我們幾個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那些特長生不太好談吧?除非你能搞定副班長。”
特長生一般都比較特立獨行,和這些后進生還不一樣。所以,確實可能比較難說服。不過他們也是有小圈子的,他們圈子的核心就是副班長李依靈。
但李依靈其實更難搞定。她是自詡是要成為大明星的人,平時沉迷在音樂的世界里心無旁騖,要打動他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林墉腦子里閃過不管去哪里都帶著耳機的高冷身影,沉吟道:“我去搞定她。”
眾人在此熱情討論著各種細節,直到下午快要上課,才返回學校。
路過教師辦公室的時候,劉川指了指里面。眾人便看到陳卓琪正在里面聽姚大美說著什么,似乎邊聽邊哭。
林墉回到座位之后,陳卓琪風一樣從他身邊閃過去,將一張稿紙放到他桌面上。
那是林墉和姚大美談話時候寫的估分的那張紙。不過上面多了兩個字:我懂。
很顯然,姚大美擔心陳卓琪難以走出失戀的陰影,把林墉對她說的那些話轉告陳卓琪了。
陳卓琪本來就從林墉的第一張稿紙上猜到了什么的。如今再聽姚大美轉告,她越發堅定了林墉只是不想耽誤她的猜想。因而變得越發感動了。
“造孽啊。”林墉捶胸頓首。
分手就分手,大家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就是了。你懂個屁啊懂?想到姚大美也是好心,林墉也無可奈何,只能放任不管。
“造孽!”后排傳來了楊蓓的聲音。
扭過頭,林墉看到楊蓓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