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上寫的是陳記消防安裝門市。那是陳卓琪家里的店。她父親,也是林墉曾經的岳父,是做這一行的老手。這里的幾個滅火器其實也是陳卓琪送來的。
但在記憶里,那個店鋪在今年就倒閉了。此后林墉的岳父只保留著手藝給人做技術。后面他跟林墉說起這個都挺惋惜的,說要是能多挺一兩年,肯定能大賺。
在上一世,林墉和陳卓琪父母的感情還挺好的。陳卓琪是獨生女,他們便把林墉當成了半個兒子。林墉經歷的幾次低谷,他們也不吝惜各方面的支持。后面林墉和陳卓琪離婚,他們在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也極為難過。
這一輩子應該就沒有交集了。林墉有些嘆息。
林墉離開后,賀新成便低頭抄寫滅火器卡片上的電話地址。
旁人一個工人道:“老板,那個靚仔就是想我們把過道上的東西搬開而已,我們不用較真吧?”
賀新成道:“你懂什么呀?我們不照著做,他是本地人,萬一真找消防投訴一下,我們廠子豈不是要真被關門或者罰款?這次貨耽誤了,下次誰還找我們做?”
本地人惹不起。這是賀新成的經驗。
“那你也不用真給他們打電話吧?我們自己找人問問不就好了?”工人指指卡片。對方是做消防安裝的,一個電話過去,肯定要大出血的。這些半強制的東西,那幫人肯定能坑就坑的。
賀新成憂愁點燃一支煙,想想不對,隨即又掐滅了:“我們想要在這里混下去,做長久,這電話就不能不打了。你還記得這些滅火器是誰送來的嗎?就是剛才那個小兄弟的女朋友。他這是給他女朋友示好呢。要是我們不打,聽說現在他正要考大學,過兩年他考個大學回來,肯定就是村里的公務員。到時候我們再巴結就遲了。”
“而且你剛才也聽到了。他才十幾歲,說話就比你我都要老道,這樣的人在大學培養幾年,你說他將來會怎么樣?”
言下之意還是那句:得罪不起。
賀新成一個電話打過去,那邊聽清了地址以后果然熱情上門,然后就給賀新成推薦了消防噴淋,煙霧感應器,消防水管,應急燈,消防指示燈,外推防火門,甚至還有一個裝在樓頂的消防水箱,還拆掉了不少說是易燃的物品……
這些事林墉過了幾天才知道。
他回到三樓之后,打開了大屁股的電腦,跟著便啪啪開始打字。賀新成看到這些只怕會自豪自己的先見之明,因為林墉真的在給消防部門寫郵件,目的就是讓他們過來進行消防檢查。
當然,作為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他沒有直接指責現在消防工作的不足,他先用家里的電話線撥號上網,查看了一下最近的政務新聞,找到了個切入點: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而后再從這個角度出發,說了目前小作坊林立的情況,點明貿然取締的影響,以及提高消防建設的必要性云云。
他還將十幾年后消防部門對小微企業以及三小場所的人性化管理方案寫了上去:包括消防教育,消防現場指導,指定在班消防安全員,安裝相應設備,組織消防演習等。
用半個小時寫完這些,他臨時申請了一個網易郵箱。而后卻沒有找到本地消防部門的郵箱。這年代政務網站都剛開始建設,找不到也正常。他見時間差不多了,自己連飯都沒有吃,正好看到桂城市政的郵箱,便在郵件標題里寫了幾個關鍵字,留了自己學校班級姓名,將郵件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