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六,李青香起來泡糯米,打算做一甕米酒。
冬天發酵慢,離陳風進新屋的好日子還有十多天,足夠了。糯米早上泡下去,中午撈出來,瀝干水,用木桶蒸熟。
中午祖孫倆就吃糯米飯,她也不愛去做菜,麻煩。
一般都是晚上做菜,晚上家里回來三個人,不做不行。中午就她跟洋洋兩個人,不做可以,隨便弄點啥都能填飽肚子。
洋洋不怎么愛吃甜食,但糯米飯還是給她吃甜的,這樣比較補。
她自己也吃甜的,還往里頭蒸了兩個雞蛋,跟孩子一人一個。
吃完后,將糯米飯放涼,兌上涼白開,酒曲,裝進瓦甕里,用破棉被包著,放在房間的角落,等著慢慢發酵。
冬天天氣冷,大約得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好。
十一月初十,她開始做江米條。
本來這東西不用她做,親家母會做,陳風說他們辦進新屋酒席是自己的事,不想麻煩婆婆。
她已經夠忙的了,李青香就說她給做,陳風沒推辭,抱著她的手撒嬌。
“媽!你要是不幫我安排,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有你真好。”
李青香:“你年紀輕,有些東西不會很正常。媽會就行,只要材料備齊,江米條很容易做,就做一板芝麻花生加年糕片的吧!”
“做這么好的?我還說就做一板米泡的呢,那個便宜。”
“風兒!你一輩子就蓋一次房,不要舍不得給人吃,老話說吃時短,話時長,你給人吃好的,人家記你一輩子。你要給人吃的差,人家也記你一輩子。
芝麻花生用不了多少,看上去好看而已。年糕也用不了幾條,定多費點油去炸。這些你都別管了,我來安排,算媽送你的。”
“不行啊!什么都你送,送的也太多了。我給錢,這個是我要招待客人用的,怎么能讓你出錢?”
“不要跟媽算得那么清楚,等媽老了,需要你的時候多著呢。要是你兩個弟弟不管媽的死活,你管不管?肯定會管的吧?到那時媽又怎么跟你算?”
陳風笑:“嘿嘿嘿!媽!我是你的孩子,養你老是應該的,有啥可算的?”
“那你也別跟媽算,媽給你什么收下就是,好不好的另說。”
“行,那我就占便宜了。”
年糕片前幾天就曬好了,早上煮完早飯,把芝麻洗干凈,用紗布過濾出來,倒進鍋里炒香。之后炒花生米,炒熟后裝了放在一旁備用。
完了洗干凈鍋,點火倒油,開始炸年糕片。
這玩意兒跟炸蝦片差不多,丟進去不用多久就會膨化。她以前炸過,手腳熟練,火候也掌控的很到位,沒有燒糊。
洋洋站在灶前看,覺得很有趣,那年糕片本來很硬,丟進油鍋,沒多久就變成個大胖子。
“外婆!好有趣呀!它們在油鍋里洗了個澡,都變樣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
李青香笑出聲:“是,它們都變樣了,我家洋洋也變樣了,能咬文嚼字。”
五歲的孩子,連白白胖胖的詞語都用上了。
年糕片炸好后,把多余的油裝起來,鍋里一點不剩,再次洗鍋,放進一勺清水。
倒入麥芽糖,白糖,讓它們融化成糖漿,再倒入炸好的年糕片,花生米,一起攪拌。
讓每一片都裹上糖漿,看看差不多了,把鍋里的年糕片用臉盆盛出來,倒在事先準備好的模具里。
再用搟面杖使勁碾壓,填滿模具。
最后在最上面那一層,撒上芝麻,繼續碾壓,讓芝麻全部附著在上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