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事,我不能不懂事,這鞋子是挺好的,我家洋洋心疼我,給我要了這么一雙暖皮鞋。我心里很感動。”李青香摸摸身后洋洋的腦袋,“我把它拿回來,是要跟你們主任把話說清楚。這鞋子的確不錯,我買一雙。”
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布做的錢包,讓服務員開票。
服務員沒有異議,給李青香寫了票,撕下來遞給她。
她付了錢,再次拿起那雙鞋。
“洋洋!咱們回家。鞋子是外婆自己買的,這樣穿著才心安,不是自己買的,穿著都覺得慚愧。記住了,以后人家給你什么,不要輕易接受。”
似懂非懂的小家伙用力點頭:“記住了,不隨便要人東西。”
祖孫倆一走,服務員們又開始議論紛紛。
“李大媽真是有錢人,這么貴的鞋子,說買就買,連考慮都不用考慮一下。”
“我佩服的是李大媽的人品,這么貴的鞋子,人家說不收就不收,非得自己買。要是一般人,早昧下了,又不是她自己來要的,是主任打賭輸掉的。”
“人口就不是一般人,聽說她做手工郵寄給海城的人去賣,一個月總能收到那么一次兩次匯款單。”
“她是個極有辦法的人,別看年紀大,懂得掙錢的門道,她一個月不比咱們掙的少。”
“不掙不行,家里供著一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她要不能掙錢,單靠她男人一個人的工資,怕是不夠。”
供銷社的人說李青香什么,她都沒聽見,帶著洋洋,拿著鞋子回家去了。
陳富貴回來聽說此事,樂呵呵笑了一場。
放寒假了,陳雪寫信回來說在京都過年,李青香回信贊成。
陳風有邱驚雷一起幫著做手工,夫妻倆已經快要把欠李青香的錢還完了。別看邱驚雷是男人,一個晚上鉤兩條衣領子,每天雷打不動。
加上陳風勾的小孩毛線鞋很受歡迎,夫妻倆干起活來勁頭十足。家里的三個小姑子也掙了不少錢,邱母沒小氣,過年了,每人都給扯了一身新衣裳。
邱驚雷的四弟被他安排去酒樓學廚師,五弟被安排去學理發,都是他在市里找的師父。學徒是沒有工錢的,還得給師父拜師錢。
為了兒子的前途,邱母也不小氣,拜師禮都給的比較豐厚,就希望師父不要藏拙,多教一些。
兒子早點出師,也好早點掙錢。過幾年還要娶媳婦,哪兒哪兒都要錢。
邱家老二本來說大話要蓋房子的,結果老丈人不肯借錢,把他給氣的,對媳婦都沒了好脾氣。
跟邱母抱怨:“是我看走眼了,以為我家老丈人好忽悠,沒想到是個鐵公雞,一毛不拔。還是大哥的岳父岳母通情達理,說借錢就借錢,絲毫不含糊。”
邱母嘲諷:“你跟你大哥沒得比,你大哥以前在礦山,不管發了什么福利,全都拿回來。你呢?發了啥要先賣掉一半,拿一半回來敷衍交差。
老二!媽不是非得要你那點東西,是從這些小事上,看出你的為人。自從分家后,礦山發的福利可有漏一點給家里的弟弟妹妹?
你老丈人是校長,真當人家啥都不懂?想要人家對你好,你得先對人家好。你大哥做事實在,穩當,他老丈人自然不怕。
你呢?做事偷奸耍滑,你老丈人哪里敢吧錢借給你?萬一你起了壞心思,不還他錢怎么辦?人家還有兩個兒子讀書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