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對她不好,只要面上過得去,以后怎么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
小兒子要是能考上大學,她就繼續供。考不上就送去干活,不讓他吃點苦,不知道一日三餐是怎么來的。
洋洋這孩子也是個孝順的,上輩子沒少花她的錢財,穿她買的衣服。這輩子好好照顧她,等她將來考上大學,肯定不會忘了她這個外婆。
現在就知道給她謀好處,想想都心里暖暖的。
陳德海自從上了高中,學習比之前還要認真。班級里的同學誰都知道他四姐考上了京都大學,老師們也覺得他肯定會像他四姐一樣厲害。
其實他跟他四姐差遠了,他的成績不是那么好,理科還行,文科需要背誦的東西太多,他基本上背不下來。
下定決心,放寒假哪兒都不去,就在家里背誦。
他已經跟大姐大姐夫夸下海口,不要爸的工作,要是考不上學校,最后還是去了油庫,他的臉往哪兒擱?
那天大姐夫的決絕他都看到了,為了一個還有三年才到的工作,烏眼雞似地威脅老爸老媽,說實話,他很瞧不上。
他最小,最受寵沒錯,那也比不過大姐,老媽其實最寵她。
二姐,四姐最吃虧。三姐遠在省城,多少還好些。
大哥和他是兒子,老媽比較疼愛,最后呢?還不是鬧的一團糟。
他要考出去,不占家里的便宜,免得大姐總拿這個堵他的嘴。
工作是他自己有出息謀來的,看大姐夫還能說什么。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九,李青香一早起來做飯,今天要送洋洋回家,得給她準備準備。
不是她送,是派陳德海去送。
陳富貴吃完早飯去單位了,越是年底,他這個主任越忙。
家里今年就他們三個人過年,也沒啥事,陳富貴忙只管忙去,她沒理會,家里的事她能處理好。
過年用的魚肉雞鴨都準備好了,招待客人的江米條也做了。
瓜子,花生,地瓜干,豆子都炒好了。
香噴噴的,洋洋沒少吃,邊吃還邊夸贊:“外婆!你炒的豆子好好吃呀,嘎嘣脆。”
米酒,豆腐也做完了。
年糕今天蒸,昨晚上磨的米漿,還在石板底下壓著呢,等吃完早飯,讓陳德海幫忙取下來,她一個人慢慢蒸。
中午就不做飯了,吃點年糕墊墊。
本來計劃的好好的,可惜趕不上臨時變化。
吃完早飯,陳德海和李青香正在搬壓米漿的石塊,外頭進來好幾個人,抬頭一看,竟然是陳德江回來了。
他身后跟著兩位四十來歲的男女,還有個走路一瘸一拐的姑娘。
不用猜,李青香都知道這三人是誰,肯定是姚司令一家三口沒跑了。這個時候來,一定是要商量陳德江和他女兒的婚事。
“媽!我來!”
陳德江進門見李青香正在吃力搬石頭,心里一緊,生怕她沒抓穩,石頭掉下來砸了腳。
他知道石頭底下壓著的米漿是做年糕用的,扔下手里的袋子,跑過去幫忙。
李青香見陳德江過來了,也沒逞強,順勢退開,讓他來搬。
姚司令夫妻倆進門,眼睛四處打量。
南方常見的三間大瓦房,收拾的很干凈,前院是塊空地,靠著大馬路。
后院打了一口井,種了幾株橘子樹,樹底下用竹子圍了一大圈,養著不少雞鴨。
這個辦法不錯,雞鴨的糞便供養給了果樹。
果樹邊上隔出一小塊菜地,種著一些蔥,蒜和芹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