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二嫂都沒占到便宜。
偏偏她還越搓越勇,總喜歡跟她爭個輸贏,分出個高低。
“喲!怎么嫁人了,脾氣變得更大了?”看她不說話,二嫂嘲諷的起勁,“你要是只不下蛋的母雞,邱家可不會要你。
老三有工作,想嫁給他的人多得是,你不該纏著人家不放。你也就那張臉長的好看些,別的一無是處。”
她還是忍住了。
回來的路上,老三就勸她。
“咱們回去,不管你二哥二嫂,三哥三嫂說什么,都別搭理。你跟他們鬧一場容易,過后你讓媽怎么辦?你走了,她還得靠兒子兒媳婦生活。”
“我記住了,不會跟他們鬧的。”
跟邱老三生活一年,基本上摸清楚他的脾氣,他不怎么為難人,只要馬馬虎虎過得去,就不會動不動出口罵人。
家屬院不止他們一對夫妻,吵吵鬧鬧的人多的是,跟家常便飯一般,夫妻倆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數,邱老三從不會無緣無故挑刺找茬。
上班再累再辛苦,回來也不會跟大爺似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能做的他都會幫著做。
洗碗掃地擦桌子,洗菜煮飯洗衣服,只要是她讓他干的,他都不會推辭。
邱家人的教育真的跟別家不一樣,家屬院里的男人基本上都是家里的頂梁柱,是家里的天,極少有人下班回來干家務。
她家邱老三就會干,試探了幾次,知道他的脾性,后來就不叫他干了。男人在外也得要臉面,總被人嘲笑也不好。
加上她一直沒懷上孩子,心虛的很,不敢惹他生氣,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
實在做不了才會讓他幫忙。
她也是個爭強好勝的人,啥事都希望自己能比別人做得好,不想落后誰一步。
二嫂那么說她,生生忍住,不想大正月里的跟她吵架。
三哥三嫂沒在家,回娘家去了,老媽剛好輪到在二嫂家過。
她出嫁后,老媽就三個兒子家輪流吃飯。輪到大哥大嫂家,他們就給糧票,給錢,拜托二哥三哥照顧。
這樣老媽不需要去市里,就在老家一個兒子一個月地輪著吃。
衣服什么的輪到誰家誰家洗,床上的被子也一樣。
這樣輪著過了一年,老媽手里一分錢都沒了。
兩個兒媳婦堪比土匪,嘴上說給她洗被子,其實就是抄家,把她僅有的一點私房錢給抄走了。
老媽還不敢說,說了家里就得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來。
吃過一頓夾槍帶棒的中午飯,老媽帶著她回房里說悄悄話。
她掏出十塊錢遞過去:“媽!這錢你拿著,放在身上,別叫嫂子們給抄走了。”
“媽不要,你自己拿著,要了也留不住。”
“你不會藏牢點兒,媽!我難得回來,給你就收著。多了我也不敢給,給了也到不了你手,平日里也沒機會見面,你收著吧!”
“我真不要,活一天是一天的人了,拿錢干啥?秀芝!你拿去好好調養身體,不能一直懷不上,婆家會看不起你的。”
“我身體好好的,沒啥事。我婆婆也挺好,從不會提這個。老三也不錯,總勸我寬心,說以后孩子會有的,不急。錢你收著,想吃油條了就去買一根來嘗嘗,別舍不得。”
老媽紅著眼眶,拿著錢反復地摸了一會兒,又還給了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