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江船龍女
六合城,官署旁的大宅內。
后院一堆篝火燒得旺,幾條松木大柴劈啪作響炸起火星,一口大鐵鍋中正有從滁水上捉來的大鵝,燉得嘟嘟冒泡。
數九寒天,燉鵝烤酒。
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周奕從江都穿過揚子縣,再至六合,沒提前打招呼。
沒想到一來,竟趕得巧了。
杜伏威搗蒜入鍋,再添兩條切口平整的松柴,那古板的臉上多了往日所欠缺的愜意。
“天師該提前幾日告知,那時再將虛軍師、李將軍他們請來,湊在一起豈不熱鬧。”
杜伏威笑著遞來陶瓷酒盞。
比不上獨孤府的酒杯精致,勝在碗深口大,更增豪邁。
“卻沒考慮那么多,只是年關將至,想到老兄在此守城,過來拜個早年。”
周奕真誠一笑,對老杜的友好與感激是發自內心的。
手上搶先一步,把爐火邊烤著的烈酒拿來,分次倒滿兩盞,互相示意,仰頭喝個一滴不剩。
杜伏威舉袖擦掉胡須上幾滴酒水,他能感受到周奕的心意,稍有感嘆:
“兄弟不必介懷,杜某當初就說過,只要兄弟的能力叫我佩服,那我便做苗海潮。苗海潮尚能心甘情愿,杜某又豈是心口不一之人看如今的江淮局勢,已非我當年能想象。”
周奕又要倒酒,杜伏威把酒壇從他手中拿了過來。
他一邊給周奕添酒一邊道:“兄弟切勿再提那些見外話。”
“好。”
兩人再碰一杯,一邊吃鵝一邊聊起江都之事。
杜伏威知道的沒周奕詳細,聽他一講,不由心潮澎湃。
聽到輔公祏死于亂陣,杜伏威發出一聲嘆息:
“老輔的脾性執拗,常懷心機,卻是與我一起闖蕩過來的兄弟,可惜他不聽勸告,依然與魔門中人往來,最后落得這般下場。”
“我叫人葬了他的尸首,就在一處蓮池邊。”
“他出自天蓮宗,這倒是應景。”
老杜搖頭一笑:“那日老輔從永福離開,與我恩斷義絕,如今走得體面還是承了我的情,杜伏威沒有對不起他。”
說承情那是一點沒錯。
若非考慮到杜伏威這層關系,周奕也不會叫人安排輔公祏的尸首。
老杜現在的心理很健康,李子通背刺的創傷沒那么嚴重,也沒遭遇好兄弟的二次背刺。
江淮軍的底子到底是老杜給的,周奕自問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見他現在過得好,也覺得心安。
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將一鍋燉鵝吃個干凈。
飯后,周奕沒有逗留,騎馬上路。
杜伏威帶著王雄誕與闞棱,將他一路送到六合城西,直到人影也看不見了。
“聽說瓦崗寨的消息了嗎”
闞棱咧嘴一笑:“老爹說的是李密與翟讓火拼一事對吧。”
王雄誕是個實誠人,此刻滿臉嫌棄:“翟讓推舉李密為魏公,已有讓位之心,哪曉得這人狼心狗肺,毫無容人之量,將翟讓收留他的恩德拋諸腦后。”
“呸!”
他吐兩口唾沫:“這樣的人再有能力,也不值得追隨。”
杜伏威哈哈大笑,朝著西邊人影消失的地方一指:“老爹的眼光沒叫你們失望吧”
“這是自然。”
“那李密欠債不還,失信于人。如今又無德無義,豈能與天師相提并論。”
“不錯,就是不知為何天師還不舉旗稱帝,老爹方才該問上一問。”
王雄誕與闞棱都望向杜伏威,老杜思索道:“楊廣死后,中原傳出有關和氏璧的消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再貼合不過,也許是想先拿和氏璧。”
他笑著加了句:“當然,這僅是我的猜測。”
三人圍繞這事,多有討論。
夕陽西下時,周奕馬不停蹄,趕到清流。
本想低調入城,沒成想才到城下,就有人高喊:“大都督入城,大都督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