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華,這名字聽著耳熟,我們廠好像是有這么個人。”
牛廣志急匆匆地趕到鋼鐵廠,見到李天明,還沒等他開口,李天明就先向他打聽起了人。
“你問她干啥?認識?”
“他男人在我們村監管勞動。”
牛廣志聞言,這下終于想起吳月華是何許人也了。
“我想起來了,這個吳月華是從京城被送過來的,在我們廠的翻砂車間。”
啥?
翻砂車間?
李天明的反應,讓牛廣志也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稍微熟悉機械加工的,就應該知道。
翻砂工是最苦最累的崗位,一般都是男人干的,讓個知識分子,還是個中年婦女干這活,那簡直……
作老損了。
“你問她是……”
李天明也不繞圈子。
“能不能想想辦法,把吳月華轉交給我們村監管。”
“這恐怕不行,這個吳月華的問題相當嚴重,沒給她打成現行反.革命,聽說還是有人幫著說了情,可她也是我們廠的重點監管對象,要動的話……只怕不容易。”
什么問題嚴重,不過就是說了幾句實話。
“牛哥,你看這樣行不行,她的檔案依舊留在電機廠,把人給我,這樣一來,上面也沒法說什么,反正都是勞動改造,在哪都一樣。”
“這個……”
牛廣志確實為難,這種事不歸他管,如果要辦的話……
“至少得我們處長出面去協調。”
“往后和鋼鐵廠一樣,我每隔三天,給電機廠送一車魚,至少4000斤往上。”
“真的?”
要是能這樣的話,別說一個吳月華,就算把電機廠的老書記下放到李家臺子都沒問題。
“行,你聽我的消息,這件事我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成。”
“不管成與不成,魚,我都照送。”
聽到李天明這么說,牛廣志終于笑了。
“還有你上次和我說的那個事,我和處長匯報了,廠里……原則上同意,可就是這種事……很犯忌諱。”
李天明能猜到,電機廠那邊的顧慮是什么。
“牛哥,您放心,我這人辦事,從來不讓朋友為難,你看這樣行不行,電機廠可以和鋼鐵廠一樣,和我們村的集體企業結成互助單位,以后我們拿活雞,生豬,還有魚,跟電機廠換產品。”
李天明說著,突然靈機一動,又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牛哥,我看干脆這樣,我要的電機,也別在電機廠的車間生成了,你們廠有沒有三產?”
“有啊!”
現在幾乎各個工廠都有三產,主要就是用來接收那些推脫不掉,有背景的職工家屬。
平時做個冰棍兒,洗洗衣服,或者干脆把廠里的工作服交給三產去做。
這些三產絕大多數都是拖累,每年都需要廠里撥款養著。
“那就把我要的電機,交給電機廠的三產來做。”
等李天明說完,牛廣志就像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天明,你恐怕不了解這些三產,那些人別說做電機了,他們……能把冰棍兒做好就不錯了。”
“我又沒說讓現在三產那些人來做。”
牛廣志這下可就不明白了。
“不讓他們做,那讓誰來?”
“你們廠里有沒有,為了不讓孩子下鄉,提前退休,讓家里孩子接班的老技術工?”
“有!”
牛廣志說著,眼睛頓時亮了,只是還抓不住要點。
“天明,你接著說。”
“這些技術工提前退休,是不是很可惜?”
“對!”
“他們退休以后,是不是也沒事做?”
“沒錯!”
“廠里少了這些技術工,生產上是不是不如以前了?”
“是啊!”
“同樣的,這些技術工退休了,家里的孩子頂上來,收入是不是也少了,日子變得不好過了。”
“太對了。”
李天明說的這些,都是如今很多工廠都面臨的大問題。
老技工對任何一家單位來說,都是寶貝。
可為了兒女,他們不得不在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的年紀離開了工作崗位。
這對工廠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