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因為提前退休,拿到手退休金連原來工資的一半都不到。
接班上來的子女,卻只能拿著學徒工的工資。
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頓。
總之就是……
兩敗俱傷。
“把那些技術工都請回來,安置到三產,這下不但解決了工人生活的問題,還能解決廠里的生產問題,一舉兩得,牛哥,你看這個主意怎么樣?”
“好,忒好咧!”
牛廣志一激動,家鄉話都冒出來了。
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根本就不缺錢。
去年京城的某家大型國有鋼鐵廠剛剛從東德引進了一條新的軋鋼生產線。
哪怕明知道對方在敲竹杠,還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買了。
真正缺錢,是后來改革開放,很多企業轉型失敗,無法適應新的市場規則,又沒了政府的財政補貼,才逐漸陷入了困境。
所以,企業現在是真的不缺錢,真正缺的是編制。
上級領導給每一家企業都定了編,走一個才能進一個,要想擴編,需要上級層層批準才行。
按李天明的辦法,將那些老技工全都安排到三產,就不用占正式編制。
不但能讓那些老技工有一份收入,同時廠里生產任務重的時候,還能讓三產支援。
一舉兩得,還真是一舉兩得。
“天明,你這……都是怎么想出來的?”
不是想出來的,是干出來的。
李天明上輩子在風扇廠黃了之后,又自己干起了自行車廠,當時主要招的,就是那些國企的下崗工人。
有經驗,有技術,最重要的是……
知足。
“牛哥,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是您想出來的。”
呃……
牛廣志一愣,隨即便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這是送給了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天明,沒啥說的,往后咱們哥倆慢慢處。”
“吳月華……”
“包在我身上。”
“電機的事……”
“你下次來電機廠送魚,我帶你去見見技術科的科長,”
事情都談妥了,李天明婉拒了牛廣志一起吃飯的提議。
離開鋼鐵廠,李天明先去了百貨大樓,賣了兩臺電風扇。
天氣馬上就轉涼了,可明年還要過夏天呢。
接著又去了那家國營中藥鋪,把這些天存下來的草藥給賣了。
就在李天明往家趕的時候,李學慶被叫到了大柳鎮。
“誰?這特么是誰?”
舉報信的事,市革委的王主任直接越過了永河縣革委,將電話打到了大柳鎮革委主任辦公室。
李學國接到電話,第一時間就聯系到了李學慶。
“你急什么,現在還說不好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學慶沒法不急。
“都舉報了,還能有啥好事,是我干的,都是我干的,有啥罪名都沖著我來,難為一個孩子,特么的,要是讓我知道了,是誰搞的鬼,老子把他蛋黃子捏出來。”
李學國哭笑不得的看著李學慶,起身走過去,把他按在了桌子上。
“你先聽我把話說完了,我分析著,這次應該不是壞事,舉報是一回事,但市里的領導怎么看待這件事,那是另外一回事。”
李學慶聽得都糊涂了。
“學國,你……說明白點兒。”
李學國只能耐心的給李學慶分析。
“首先,國家是鼓勵集體經濟發展的,今年那個……對了,你沒看過,就是個紀錄片,名字叫……用窮棒子精神辦小工業,說的是遵化那邊有個修理自行車的合作社,遵照偉大領袖組織起來的指示精神,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辦起了修配社,那句話是怎么說的開著,我想想吧,對了!自力更生結碩果,窮棒子精神譜新篇。”
李學國說著,還使了個身段,只可惜李學慶還是沒鬧明白,這到底要說個啥。
“學國,這和我們有啥關系?我和你說的是舉報信的事。”
“怎么沒關系,你想啊!那個修配社豈不是集體性質的?”
“是……吧?”
李學慶哪懂這些。
“什么叫是吧,就是,你們辦的養殖場也是大集體性質,所以我才說這次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有可能壞事變好事。”
李學慶越聽越糊涂了。
壞事還能變成好事?
這……
可能嗎?
「第一更!還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