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快點兒!”
司機聽了,都忍不住想罵一句。
油門都踩到底了,還咋快?趕著去投胎啊?
唉……
可惜不敢!
回到縣委大院,白江濤第一時間把自己關進了辦公室,將近期的報紙和文獻全都找了出來。
他就不信了,李家臺子這么明顯的zb主義復辟行為,能找不出確鑿的證據。
而他今天的行為,也已經在第一時間傳到了胡同閣的耳朵里。
對此,胡同閣也只是微微一笑,沒有任何表示。
本以為經過上次的事,白江濤能學乖,以后好好配合自己,把永河縣的工作做好。
結果,還真不是個讓人省心的。
偷偷摸摸的打著考察調研的名義下鄉。
現在是農閑,考察個六,調研個粑粑。
折騰吧!
隨便折騰!
好死不死的還挑了一個最難纏的對手。
胡同閣是領教過的。
辦公桌被拍得,幾條腿都活動了,面對李學慶的時候,更是學會了唾面自干的本事。
更加清楚的知道了,他這個外來戶弄不過李家這樣的地頭蛇。
打不過就加入,不丟人。
反正無論李家臺子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到最后都得記他一筆。
看看,這才是聰明人。
視線回到李家臺子村小學校的施工現場。
李學國草草說了幾句便回鎮上了。
隨后李學慶一聲“開工”,男女老少齊上陣。
力爭在入冬之前,讓孩子們在新的教室里上課。
“李老師!”
李天明找到了李愛華。
剛剛李天明和白江濤那場辯論,李愛華看得也是大呼過癮。
就是后面李學慶登場,說出的那些話,挺讓人臉紅的。
“跟您商量個事!”
“別說商量,村里這么照顧我們,只要能做的,我一定不推辭。”
幾年的波折,讓李愛華格外珍惜在李家臺子平靜的生活,也更加迫切的想要為村里多做一些事。
“那我就說了,等新學校建好,我們想請您做校長。”
這個……
李愛華猶豫了。
她現在的身份,能再次走上三尺講臺已經心滿意足了。
哪還敢奢望做校長。
“我知道,您是有大學問的,以前還是大學教授,讓您教小學生,實在是委屈您了。”
李愛華忙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是……我現在的身份,我怕給村里惹麻煩。”
“這個您就不用擔心了,對外校長還是學寧叔,但對內,您說了算。”
李學寧是初中畢業,解放以后,各村都在辦小學的時候,做了李家臺子小學的校長。
但畢竟文化有限,教教一二年級還行。
李愛華和黃麗英被安置在小學以后,李學寧主動找到了李學慶,希望能卸任校長,做個普通的老師就好。
李學慶后來和李天明提過一嘴,李天明自然覺得讓李愛華來做這個校長最合適。
“剛才學國叔和我商量,準備把鎮上的中學也搬過來,到時候,中學也請您來管。”
郄國良和李愛華等人,將來落實政策以后,肯定是要離開李家臺子的。
在這之前,李天明希望他們能盡可能的將知識傳授給這里的孩子,幫著他們將來盡可能多的走出去,
李天明只念到了初一,上輩子整個發家過程,越來越明白知識的重要性。
硬生生逼著自己去學,但無奈基礎太差,更多只能依靠經驗。
所以,他更不想村里的孩子和他一樣,吃了沒文化的虧。
李愛華見李天明說得這么誠懇,要是再不答應,就顯得不知好歹了。
“我……愿意試試。”
見李愛華答應,李天明對著她深鞠一躬。
“李老師,我替孩子們,謝謝您。”
「今天第一更,還有票票的小伙伴幫著投一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