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動工的時候,鞭炮總是不能少的,民間的說法是避一避諸魔邪祟,當然這種說法放現在叫封建迷信。
那就只能說是……
喜慶!
圖一個好兆頭。
好像還是有點兒唯心。
長甸河大橋項目正式開啟,李天明向王作先申請的大型工程車輛,只送來了一臺老式的推土機。
不是王作先舍不得,而是根本就沒有。
李天明把這茬兒都給忘了,別說真的沒有,就算是有,國家那么多重點基建項目,咋也輪不到他們啊!
不過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張平顯然早已經習慣了用各種土辦法來解決大問題。
更何況好歹還有一輛推土機,張平顯得非常知足。
海城二建在開工當天,又支援了二十個經驗豐富的建筑工人,其中有一位老師傅叫周志剛,只可惜他家不是吉春的,也沒有一個兒子叫周秉坤。
李天明一整天扎在工地,可卻沒啥能干的,他所習慣的是利用各種大型工程機械來施工,之前蓋房子用不上,可現在是架橋,沒有那些設備,到底要怎么干?
等見識過后,他才明白,自己那點兒經驗,在真正的專業施工隊面前,連個屁都不是。
一根滑竿,幾根麻繩,居然能準確的將鋼筒運送到指定的位置,牢牢的扎進長甸河,然后幾臺水泵同時發力,很快將里面的水排干凈,在河水通過河床滲進去之前,開始水泥澆筑。
李天明看得一愣一愣的,在他眼里,根本沒辦法實現的工作,人家居然這么輕而易舉的就完成了。
難怪國家后來會逐漸演變,最終進化成基建狂魔,原來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積累經驗了。
傍晚,李天明又要出發去市里,之前因為秋收,原本三天一次,被他改成了一周一次,現在鋼鐵廠和電機廠的工人,早就望穿秋水般盼著他了。
已經習慣了紅燒魚塊兒,現在讓他們整天土豆白菜,養刁了的胃還真受不了這個委屈。
俗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就是這個道理。
晚上再送幾趟,等氣溫再下降一點兒,就可以改成白天送了。
夜里兩點到了鋼鐵廠,正好又趕上老黃值班。
“天明,你最近來的可少多了!”
是魚送得少多了吧?
李天明給老黃等人散了煙,把拖拉機開到食堂后門,自從他開始往廠里送魚,這道門就再沒鎖過。
一直專門給他留著,晚上來的時候,可以去小倉房睡覺。
把爐子點上,等屋里暖和了,李天明裹著棉襖,往那張小床上一倒,很快就睡著了。
轉天還是孫立把他給叫醒了。
“我今天去村里拉雞,還有剩下的雞蛋!”
“不等老牛他們一起?”
“不等了!”
看孫立的表情,好像有事發生。
“咋了?”
“特么的,也不知道是誰,把廠里從你們村買生豬的事給捅上去了。”
李天明聞言,也皺起了眉。
“孫叔不是和上面打過招呼嘛,咱們這屬于內部調劑!”
“重工業局換領導了,不知道打哪來了個大傻掰,非得揪著不放,說所有物資都要服從統一調配,要不是我們這邊硬頂著,恐怕拉回來的那1000頭豬,都得被充公!”
“王主任咋說?”
孫立搖搖頭:“來的那個局長好像后臺很硬,聽我大伯說,王主任也不好說什么,讓我們自己去和重工業局打官司。”
“冶金局呢?”
冶金局和重工業局不是一個系統,冶金局對海城鋼鐵廠是垂直管理,但重工業局也能說得上話。
“要不是冶金局的劉局長發了話,你以為我們還能留得住那批生豬。”
如果是這樣的話,還真是麻煩了。
“往后……”
“放心,我大伯說了,該怎么辦還怎么辦,大不了生豬拉回來,全都給宰了,然后存到屠宰場的冷庫里,到時候,重工業局要生豬,老子這里一頭都沒有!”
李天明聽了,忍不住笑道。
“虧孫叔想得出來,不過,還是別硬頂著,最好能協調個解決辦法,估計上面也不是故意為難你們,還是看那1000頭生豬眼饞了,想要分一杯羹!”
“想要就說唄,我大伯還能頂著一點兒都不給,這里面的事麻煩著呢,沒你想的那么簡單!”
涉及到權利斗爭,生豬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李天明聞言,也沒再說什么,吃完早飯,拿了賣魚的錢就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