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就算是把李天明夸得像朵花一樣,和孫明也啥太大的沒關系。
可李天明是李家臺子的人,而且還是個能當家做主的。
很多人眼熱李家臺子如今的好光景,眼睛都盯著那能賺大錢的電風扇,可真正讓人眼饞的,卻是養殖場的那些大肥豬。
“天明同志,坐,快坐,快請坐!”
孫明說完,還站起身,迎了過來。
劉長海見狀不禁納悶,這些天孫明頂著邪火呢,看誰都不順眼,連著好幾天在開會的時候拍桌子訓人,怎么對李天明這么熱情?
“孫主任,不用這么客氣,沒提前打個招呼,貿然登門,還請您見諒!”
孫明笑道:“啥見諒不見諒的,咱都是永河縣的鄉黨,不說這個,不說這個,來,抽煙!”
說著,還給李天明遞過來一支煙。
劉長海兄弟兩個看得眼珠子都直了,他們啥時候見孫明這么客氣過。
平時總是板著一張臉,偶爾去生產車間也是背著手,瞧著就像過去的官老爺。
孫明幫著李天明把煙點上,目光又掃過劉長海兄弟。
“孫主任,這是我姐夫,這是我姐夫的哥哥,要不是他們,我還找不到您辦公室的大門朝哪邊開。”
李天明主動介紹了和劉長海兄弟的關系。
劉長海聞言,心中暗喜,這下算是在領導面前掛上號了。
孫明點點頭:“原來天明同志和鹽廠還有這層關系呢,這么說就更不是外人了。”
聰明人一點就透,孫明能坐上鹽廠主任的位子,自然不是個蠢的。
“長海同志,你們先去忙工作,我和天明同志聊幾句!”
劉長海連忙答應了一聲,能在孫明面前露個臉就行了,真要像李天明說的有好事,好處肯定少不了他們哥倆。
等兩人出去,孫明挨著李天明坐下。
“天明同志,不知道你今天來鹽廠是為了……”
俗話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李天明總不能無緣無故的來,還特意讓劉長海兄弟兩個帶著來見他。
“今天過來拉海鹽,想起我姐……對了,我姐也在鹽廠上班。”
李天明狀似無意的提了一句。
孫明沒插話,等著李天明的下文。
“我們李家臺子的海鹽,一直都是鹽廠供應,說起來,這些年我們村沒少得鹽廠行的方便。”
鹽廠供給各個村的海鹽都是有定額的,但每年過來拉鹽,鹽廠方面都會多給一些,雖然是粗鹽,但用來腌咸菜正合適。
“應該的,都是應該的,一個縣的同鄉,鹽廠別的沒有,就是海鹽多,天明同志,你今天來是為了……”
李天明也不再繞圈子。
“往常村里想回報鹽廠,可家家戶戶的日子也不好過,有心無力,現在光景好了,這不,聽我姐說,廠里年終給工人們發福利,大家伙意見挺多的,我就想著,有沒有我們村能效力的地方。”
孫明聞言,臉上的表情也是訕訕的。
自家人知道自家苦,作為鹽廠的一把手,他的日子也難熬。
海鹽是國家統一配給的物資,他在這個位子上,除了執行上面交代的任務,其實也沒啥大權力。
唉……
孫明嘆了口氣:“天明同志,坐我這個位置,難啊!你剛才說的年終福利,大家伙眼睛都盯著呢,可你也知道,鹽廠除了鹽,還能有啥,大家辛苦一年了,到頭來,每人背回去幾十斤海鹽,我這做主任的心里也不好受。”
“所以啊,我就是來給您解決問題的!”
孫明早就等著李天明說這句話呢,強壓下內心的激動。
“哦!天明同志的意思是……”
李天明笑道:“我們村別的沒有,擠出來幾頭豬,讓鹽廠的工人們過個好年,還不成問題!”
“這話當真?”
剛剛得知了李天明的身份,孫明就惦記上了李家臺子的豬,正琢磨著怎么打開這個話題,沒想到李天明居然主動提了。
“您是領導,我姐姐一家還要在您的手底下討生活,我敢拿這個和您開玩笑?”
孫明聞言連連擺手:“這話過了,過了,都是為了國家建設,哪有誰高誰低,崗位不同而已,說起來,天明同志,你的姐姐……”
“在鹽廠做臨時工,叫李蓮!”
孫明趕緊記在心里,甭管這個李蓮是誰,就沖她有李天明這么個好弟弟,哪能還做什么臨時工。
鹽廠屬于季節性生產單位,正式工人也就100多號,真正忙起來的時候,會臨時聘用一些人手,這些人就是臨時工。
福利待遇什么的,肯定沒法和正式工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