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先和盧源找過來的時候,李天明剛洗了澡準備睡覺,廣州這兩天一直在下雨,感覺潮乎乎的,人在外面轉上一圈,衣服都能粘在身上。
聽人說,他們來的時間還算好的,早來了遇上回南天,來晚了就是梅雨季,那時候,外地人到廣州,簡直就是受罪。
李天明現在每天兩個澡,睡醒洗一遍,睡覺前還要洗一遍,就算沒熱水,用涼水也得沖。
可就算這樣,還是感覺快發霉了,咯吱窩底下都快長狗尿苔了。
“王主任,盧局長,這么快開完會了?”
將兩人迎了進來,劉秘書很有眼色地去倒了茶送過來。
因為準備工作上的疏忽,王作先雖然沒明說,但是對劉秘書的工作能力明顯十分不滿意。
對此,劉秘書也委屈得很,他是第一次跟團參加廣交會,在此之前,連廣交會是干啥的都不知道。
可領導不滿意了,他只能盡力補救。
這些天也沒少向李天明討教。
“剛才在蘇明澤的屋里見到了上海的商貿局局長王長江!”
李天明剛要把煙遞過去,聞言手上的動作一頓。
“告狀去了?”
王作先聞言笑道:“怎么樣?我就說了,這小子不用粘上毛,比猴都精。”
這話說的,聽著咋不像是在夸人呢?
“既然知道他是去告狀的,你也應該能猜到,和華生合作的事不太可能了。”
李天明倒是并不慌,本來之前就是順嘴提了一句。
哪能把希望都壓在別人的身上。
能成最好,不成也無所謂。
甭管干什么,人還是要靠自己。
“成不成的,咱們不是已經有了預案嘛!”
王作先點點頭:“打鐵還需自身硬,電風扇廠的事,要抓緊時間操辦起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王作先也在看李天明的反應。
海城如果有了國營的電風扇廠,到時候受影響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家臺子。
“你們村的產能最多能達到多少?”
李天明心里早就有了數,之前也和王作先說過。
“八萬,這已經是極限了!”
當初要建電風扇廠的時候,李天明并沒把出口計算在內。
八萬……
王作先沉默了片刻,又看向了盧源。
“現在出口的訂單,咱們接了多少?”
“十六萬臺!”
合同都是盧源簽的,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還差著一半呢!”
李天明沒把之前物資局下給李家臺子的訂單計算在內。
要是算上這部分的話,產能差得更多。
合同簽了,現在卻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真要像王長江說的那樣,無法按時交貨,涉及到違約的話,海城可就成笑話了。
不對!
說不定,王長江已經準備好了要摘桃子。
等著他們交不了貨,到時候,直接用華生的產品頂上。
“小劉,你記一下,明天通知馬局長,讓他給家里打電話,電風扇廠的籌建工作立刻開始,最多一個月,我要看到一條完整的電風扇生產線!”
劉秘書連忙應了一聲,拿出筆記本鄭重地將這件事記下。
“王主任,咱們的展期還有五天呢,往后咱們還接訂單嗎?”
盧源的話給王作先提了醒,現在的訂單完成起來,已經很吃力了,如果繼續接的話……
王作先沒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李天明。
通過李天明這些天的表現,王作先對他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認識。
這小子絕對不只是個普通的農民那么簡單。
可之前也曾調查過李天明的社會關系,以及之前的經歷。
在18歲以前,李天明都沒離開過永河縣。
至于海外關系更是扯淡。
李家臺子去年死的那個地主李老六據說有個兒子在外面,可是人家走的時候,李天明還沒出生呢。
偏偏這小子懂得特別多,像什么專利,還有獨家經銷權之類的。
如果不是李天明在第一天就選擇主動出擊的話,說不定海城到現在還沒開張呢。
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那么,李天明到底是經歷了什么,才讓他有了這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