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慶這些日子也被煩得不行。
電飯煲廠那邊,第一批產品被市物資局拉走以后,何老四幾人就時不時地過來念叨幾句。
雖然沒明著說,可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在打聽,東西賣了多少錢,賺來的錢啥時候分。
李學慶現在也不禁后悔,當初就不應該答應李學國,帶著其他幾個村一起干。
“都是眼皮子淺的,賺了錢還能不分給他們?”
李天明笑道:“看不見實惠落在手里,心里難免犯嘀咕。”
“天明,這回去南邊……到底咋樣啊?”
顯然,不光何老四等人心里不踏實,李學慶也一樣。
畢竟,這可是和外國人做買賣。
“東西賣得還行。”
“那咱……”
“電風扇四萬,電飯煲兩萬。”
李學慶聞言,目光閃過激動。
“這么多?”
多嗎?
至少李天明并不滿意,在這個數字上翻一倍還差不多。
“叔,咱們村差不多也該歇歇了。”
李學慶表情一怔。
“天明,有啥話你直說。”
李天明接著道:“我的意思是說,維持住現在的產業就行了,往后這幾年還是先緩緩。”
李學慶聽了,暗自松了口氣,他還以為李天明要撂挑子呢。
雖然李天明這兩年干的每一件事,都讓他懸著心,可人一旦過慣了好日子,誰還愿意調過頭再去過窮日子。
李家臺子能有今天,都是靠著李天明帶頭。
要是李天明甩手不管了,接下來的路該往哪邊走,李學慶的心里可沒底。
好在只是虛驚一場,李天明說要歇歇,正好也是李學慶希望的。
看看現在的李家臺子,又是養殖場、果木園,村頭還立著兩座工廠,菜園子也改成了蔬菜大棚。
鄉親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可李學慶總覺得心里不踏實。
眼下有市里的領導支持,可萬一哪天風向變了,村里的這些產業被人當成zb主義尾巴給割了……
賺錢的營生沒了,倒是不打緊,他作為李家臺子的村主任擔責,也沒啥大不了的。
李學慶擔心的是李天明,這小子是老李家的龍,要是被牽連進去,一輩子都得毀了。
“天明,我有句話早就想說了,咱們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也該知足了。”
和以往相比,現在的好日子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是啊!該知足了。”
如今這年月,再奢求更多的,那就顯得太貪心了。
李學慶待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了。
李天明看看時間還早,和宋曉雨打了個招呼,去了村南頭的養殖場。
李老六去世之后,這里也沒了看大門的,平時都是郄國良他們負責衛生。
“老郄!”
郄國良也是剛回來,吃過晚飯,他又去了趟菜園子。
“天明,你……今天回來的?”
養殖場這邊平時很少有人過來,這也是李天明要求的。
畢竟郄國良等人的身份敏感,平日里還是少接觸外人為好。
“下午剛到家,您這是……”
“去了趟大棚!”
李天明聽了也沒細問,大棚交給郄國良,他放心得很。
“有啥活,您就交給天林和天亮,別太累著了。”
說著,兩人一起進了養殖場。
今年的豬崽和雞苗在李天明南下之前就已經到了。
按照計劃,再有兩年,李家臺子的養殖場就能實現自行繁殖,不用再找農業局進崽了。
李天明轉了一圈,又去找了吳月華。
老兩口子剛吃完飯,孫嘉璐在門口洗衣服,吳月華又在折騰她的發明創造。
“孫老師,您可真夠賢惠的。”
對李天明的調侃,孫嘉璐也只是笑了笑,根本不在意。
他們兩口子一直如此,讓吳月華做家務等于拆家,哪天小老太太要是真伸手幫忙,孫嘉璐還真接受不了。
“月華,天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