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滿眼帶著期待的對著媽媽說出那句:媽媽,吃面!
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有誰能做到無動于衷?
再加上每天五遍,在各個時間段播出,這種在后世被稱作“病毒式”的營銷方式,讓何師傅方便面在極端的時間內,便被每一個看到過這支廣告的民眾牢牢的記住了。
現在,不僅僅是海城市內的幾家百貨商店,就連那些供銷社,小賣店,每天也有人去問。
“有沒有電視上那種何師傅方便面?”
周振國剛說完,桌子上的電話又響了起來。
“喂,我是周振國……”
“周局,您給問了沒有啊?今天又來了好些人問,那個何師傅方便面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拿出來賣啊?”
周振國聽了,一臉無奈地看向李天明。
“著什么急啊?再等等,應該……快了!”
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瞧見沒有,都是來問何師傅方便面的,你小子差不多就得了,這么多人想買,你還壓著不賣,有生意都不做了?”
李天明不是不做,而是……
還沒到時候呢!
這一招也是上輩子學來了,叫做饑渴式營銷。
說白了,全都是套路。
周振國不懂這些,他只知道,李天明現在每個月要付給海城電視臺兩萬塊錢,不把貨賣出去,這筆錢就是百花的。
“這算得了啥,好戲才剛開場呢!”
如果沒有上一世的經歷,李天明大概率會和周振國一樣的想法。
“你還打算干什么?”
“很快您就知道了!”
拿了這次的貨款,李天明帶著天洪直奔海城日報社。
馬遠既然不想跑外聯,也就不勉強了,這段時間一直忙著和他二叔馬長山一起鼓搗農業產業化的事。
分地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麻煩事很多。
即便將來還是要成立大集體農場,每一家的地只是掛在賬面上,可還是有些村民不放心。
畢竟這些年分了合,合了又分,誰知道以后又會咋樣?
李天明在和李學慶商量過后,還是決定按照戶頭,把土地分到每一戶人家的每一個人頭上,到底哪塊地是某個人的,都得落到實處。
麻煩是麻煩了點兒,可卻也省得以后再生出事來。
當初風剛刮過來,就有人急不可耐地要退股,萬一以后又有人非要自己單干,現在分清楚了,也是為了以后方便。
“李天明!”
剛進來,就聽見有人叫出了他的名字。
李天明轉頭看過去,見朝他走過來的還是個熟人。
“姜……同志!”
挖坑小能手姜紅英,已經許久沒見著了。
上次兩個人見面,還是聯手坑楚明玉。
“你這個大忙人,怎么有空來我們報社?”
王作先恢復工作以后,姜紅英也順利提了報社的副主編。
人走茶涼,人回來了,自然有人往茶杯里再續上開水。
“有點兒事,姜同志,主編在嗎?”
“主編不在,副主編行不行?”
呃……
“行啊!麻煩姜同志幫著介紹一下!”
“不用,咱們不是早就認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