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再好吃,可口味單一,人們也總有吃膩的時候,現在多出來的四種口味,也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以為這就完了?
李天明前世就是個成功的商人,擁有著豐富的營銷經驗,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成功案例,鬼點子多著呢。
以前是因為腦袋上套著緊箍咒,每做一件事之前,總要左思右想,盡可能將惹禍上身的風險降到最低。
現在不一樣,政策變了,自上而下都在倡導改革。
即便還有些老頑固生活在以前的世界里,不愿意醒過來,可也影響不到大局。
就像海城電視臺播方便面廣告的時候,那些四處告狀的。
客客氣氣的接待,然后……
哪涼快哪待著去!
“加量?這么干……咱不是虧了嘛!”
李天明又有了新點子,第一時間找到了李學慶商量。
其實說是商量,不過是找李學慶背書。
廠子不是李天明一個人的,那么多人都有份,他想要做點兒什么總要事先打個招呼。
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李天明現在可沒時間挨個去解釋。
這個時候,就需要李學慶出馬了。
“叔,虧不了,咱們現在生產一袋方便面的成本全部加在一起是一毛到一毛二分錢。”
大批量生產,成本自然會被壓低,尤其是人工部分。
“現在每一袋的面餅是一兩六,咱們加到二兩,每袋成本增加的連一分錢都不到。”
李學慶聽著,也在心里算了一遍,現在一斤白面還不到兩毛錢,按李天明說的,只增加四錢的重量,確實不多。
“可咱現在賣得不是挺好嘛,加了量,又不漲價,一來一回的,咱們還是吃虧了。”
李天明很難和李學慶解釋什么叫規模效應。
“叔,賬不能這么算,您想啊……”
李學慶擺了擺手:“我還是別想了,費腦子的事都交給你來辦,反正我就知道一點,你小子,吃虧的事,肯定不會干。”
對李天明的這份信任,是日積月累下自然而然生成的。
“您放心,我保證不讓鄉親們吃虧。”
很快,當又一批何師傅方便面被擺上貨架的時候,人們驚訝的發現,方便面的外包裝又變了。
看上去……比以前大了不少,只增加了20克,其實根本不用改變外包裝的規格,但既然加了量,總得讓消費者能直觀的感覺出來。
這同樣是一種營銷手段。
另外在包裝袋上還特意印上了五個大字——加量不加價!
“同志,這是什么意思?”
“以前一袋一兩六,現在一袋二兩,價格還是兩毛錢。”
多了,價沒變,這豈不是更實惠了。
拿在手里墊了墊,感覺……
是比以前的重了啊!
“給我拿五包,要香辣牛肉的。”
“我也要五包,紅燒牛肉的。”
有便宜誰不占,萬一過段時間又給改回去呢。
“我要兩箱!”
土豪也開始加碼了。
“我早就說了,你小子鬼精鬼精的,整個就是一塞活猴兒。”
這是什么破外號?
“周局,我這可是回饋消費者,妥妥的良心商家。”
良心?
你的良心全都用怎么在算計消費者口袋里的錢了。
周振國以前還不懂,現在算是全明白了。
這小子要是生在過去,怕是紅頂商人得有他一個。
現在李天明的每一步操作,甚至引得市里專門開會討論。
這年頭,做生意還真不是這些精英階層擅長的。
以后要面向國際,不學是不行的。
正好有李天明這么一個活教材,自然要好好利用才行。
“行了,別跟我扯淡,說說,接下來準備怎么做?”
周振國現在是越來越期待李天明的下一步操作了。
“做什么?啥也不做了啊!”
呃?
李天明越是這么說,周振國越是懷疑這小子憋著個大的。
“信不過我?怕我提前給說出去?”
李天明聞言,也是哭笑不得。
“周局,您這是想哪去了,真沒有,至少暫時沒有。”
“真的?你小子還有消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