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維提到的四班三運轉,李天明之前不是沒想過。
但是,廠里的工人已經習慣了早八晚五,貿然做出改變的話,工人們的情緒上……
可能會有波動!
“老鄭,這個事,你們生產科結合廠辦,先拿出一個章程出來。”
“廠長,你的意思是……”
“不急著推行,先把崗位空缺統計上來。”
聽到李天明這么說,鄭國維知道,四班三運轉的工作制基本上算是定下來了。
“廠長,你看……要不要先跟工友們通個氣,也好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
突然改變工作制,很多工人們的生活規律都要被打亂。
還有一部分存在實際困難的工人,自身問題也需要解決。
比如那些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的。
“先把章程定下來,最重要的一點,夜班補助,每個夜班……補助五塊錢!”
五塊啊?
要是這樣的話,工人們的情緒應該能小一點兒。
大家出來工作,為的就是賺錢養家,一個夜班5塊,一個月下來,甚至比現在拿到手的工資都多。
“還有,施行四班三運轉之后,空缺的崗位,可以優先考慮一線工人的家屬,記住了,是一線工人!”
現在大量知青返城,可城市里根本沒那么多工作可以用來安置他們,很多知青回城都一兩年了,還只能在家里吃閑飯。
有的時候,街道上一個掃大街的崗位,都能有一幫人來爭搶。
很多職工家里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況,就算自家沒有,親戚朋友當中也肯定有返城后,急需要解決工作問題的知青。
廠里要是能幫著他們解決工作,別說四班三運轉,就算是三班三運轉,兩班兩運轉都沒問題。
果然,當鄭國維將幾個車間主任和技術骨干召集到一起,將李天明的決定宣布以后,完全沒有一丁點兒反對的聲音。
每個夜班補助5元錢就已經非常吸引人了,還能幫著解決一個人工作問題,這簡直……
擁護,必須擁護!
“天明,這件事……是不是和上面打個招呼啊?突然施行四班三運轉,工人們很容易鬧情緒,一旦事情鬧大的話……會很麻煩的!”
在廠里盯了幾天,李天明也準備回村了,回去之前去了趟李學軍家。
嚴巧珍前些天扭傷了腰,順便過來看看。
和李學軍聊起海爾廠要改變工作制度的事,李學軍本能地替李天明擔心。
畢竟現在的工人可不是日后的牛馬,那是真的有主人翁意識。
國家大事我都管得了,一個小破廠的事,敢不和我們工人階級商量,就擅自做主了?
“您放心,不考慮好了,我也不能這么干!”
接著,李天明便把他定下的條件,和李學軍說了一遍。
“嚯!要是能落實到位,你們廠比鋼鐵廠的待遇都好了!”
鋼鐵廠一直以來施行的都是四班三運轉制度,可夜班補助原先只有5毛錢,最近才上漲到了一塊二,可就算是這樣,工人們還是不滿意,時不時的就要去工會反應問題。
“天明,你看……你們廠能不能……”
李天明看著李學軍吞吞吐吐的模樣,立刻提高了警惕。
“大伯,有話您直說!”
李學軍也有些不好意思:“是這么個事兒,廠里不少工人家里,都有返城的知青,可城里的情況,你也知道,哪有那么多崗位來安置他們,最近又有不少老工人辦了病退,讓子女接班,可那些退下去的,全都是廠里的技術骨干……”
不等李學軍說完,李天明便已經知道了他在打什么主意。
“大伯,這事肯定不行,我們廠的一線工人,每人一個名額,就得多出一個班的人呢!”
“四班三運轉,不是還有兩個班嗎?”
“大伯,咱們村還有好些年輕人沒事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