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著東西回來的時候,吳月華的精神看上去好多了。
“吳老師,您吃點兒,這次的事……”
吳月華是在村里出的事,傷了他的又是李天寶這個兔崽子,這讓李天明心里很是過意不去。
他知道,吳月華的幾個子女一直在勸他們離開,60多歲的人了,也該到了享清福的年紀。
可老兩口就是不愿意走,嘴上說著習慣了李家臺子的環境,可實際上還是為了報答,當年鄉親們對他們的恩情。
“我沒事!”
吳月華的聲音有氣無力,虛弱得完全不像往常那個風風火火的老太太。
“要是真有事,天明,和李支書說一下,就把我埋村里吧,這么多年,我都習慣村里的環境了,要是換個地方,我還真怕睡不踏實。”
“您快別瞎說,大夫都說了,您這傷,過上十天半個月就能好。”
吳月華笑了:“傷筋動骨一百天,你以為我什么都不懂呢!”
尋常人或許過些日子就能痊愈,但吳月華畢竟上了年紀,特殊時期又沒少遭罪,底子太薄。
現在突然躺下,還指不定啥時候能起來呢。
“就是,空調那個項目……”
“您就別惦記這個了,先把身體養好再說。”
吳月華輕輕搖了搖頭。
“不行,這件事不做完,我心里不踏實,休息也休息不好。”
她這人天生的急脾氣,甭管做什么,做不完睡覺都不踏實。
“這樣吧,天明,你去把小鄭帶過來。”
“鄭毅?他……”
“他的天分很高,只有交給他,我才能放心。”
李天明聽著,面露無奈。
“吳老師,您……不欠村里的,反倒是這些年幫了村里很大的忙,要不是您,鄉親們也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
吳月華聽了,緩緩抬起了胳膊,對著李天明豎起了兩根手指,笑著說道。
“兩條命,還不清的!”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里,如果不是有李家臺子的鄉親們庇護,他們夫妻兩個或許根本活不到現在。
肉體上的折磨,或許還能忍耐,但精神上……
吳月華和孫嘉璐很多曾經的同事、朋友,都沒能熬過來。
聽到吳月華這么說,李天明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當年不過是恰逢其會結下的善緣,沒想到能讓吳月華他們這些在各自學術領域的大拿心甘情愿用整個后半生來報答。
又待了一會兒,眼見吳月華累了,李天明從病房退了出來,到樓下正想抽根煙,就見李學國去而復返。
“叔!還有事?”
李學國看向李天明的時候,眼神晦暗不明的,沉默良久,突然嘆了口氣。
“這是咋了?”
“天明,剛剛學慶給我打電話了。”
呃?
李天明聞言,立刻明白了是咋回事。
李學慶肯定是把今天何百順等人來村里的事說了。
當初是在李學國的撮合下,李天明才答應帶著大魚淀等幾個村子一起建廠。
現在人心不足,他這個保人夾在當中最難受。
“叔,這事不怪您。”
李學國搖搖頭:“我記得當年你就曾說過,人性最難把握,我還沒當回事,現在看來,都被你給說中了,天明,這事……你打算咋辦?”
聽出了李學國言語中的試探,李天明笑道:“叔,您放心,只要他們能消停點兒,以前啥樣,以后還啥樣!”
李學國聞言,頓時松了口氣,只要李天明不計較就好。
至于那幾個村子,找機會也要敲打敲打了,不然的話,要是再有下次,以他對李天明的了解,肯定誰的面子都不給直接掀桌子。
看看魏城莊就知道了,雖說往后靠種植小麥也能把日子過起來,可終究比不上扣大棚種菜賺得多。
“李天寶的事,我也和學慶說了,聽你的,送他去寄宿學校,這事縣里出面。”
李天明聽了,也沒搭話,明擺著不想管李天寶的事。
進了寄宿學校,這孩子基本上也就完了。
準軍事化管理管理,就李天寶那人嫌狗厭的臭德行,真要是被送過去,肯定得挨收拾。
李天明不關心他去哪,只要別在自己眼巴前晃蕩就行。
李學國待了一會兒也走了,他岳母也在住院,一個女婿半個兒,趁著這幾天不忙,來醫院盡盡孝。
吳月華有孫嘉璐陪著,李天明在這兒待著多余,便開車去了崔大洪家。
剛到門口,抬手正要敲門,就聽到里面傳來崔大洪的吼聲。
“好好的工作你不干,鐵飯碗都不稀罕,你小子要干啥?”
呃?
李天明愣住了,正猶豫著要不要敲門,就見房門被推開了,一個年輕人差點兒和他撞了個滿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