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啥,六爺咋回事,鄉親們誰不知道。”
李老六確實是地主,可他這個地主當得,和黃世仁、南霸天之流沒有半點兒關系。
非但從不曾欺男霸女,遇上災荒年,不等村里人上門,他就主動減免租子,還借糧幫著鄉親們渡難關。
說是借,可還不還全憑自愿。
鬧鬼子的時候,李老六還給永河縣的游擊隊捐錢捐糧。
其實按規定,李老六應該算開明紳士的,但地方上的領導干工作一刀切,把永河縣每個村子最富裕,土地最多的人家,都給定成了地主。
李老六也就沒能幸免,不過好在老人非常看得開,祖業被充公也照樣整天樂呵呵的。
“不說他了,天明,你和我說說,村口那些工廠的事!”
昨天李學慶說得太簡單了,李學健非常好奇,李天明是怎么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帶著鄉親們做成了這么大的事。
要知道國內不同于美國,受各方面政策的影響,原始財富的積累是非常困難的。
昨天他在李學慶和李學國等人的陪同下,去了廠里參觀。
那并不是他想象當中的小作坊,其規模甚至超過了美國的一些中型企業。
尤其是李天明口中的機械加工車間,已經具備了相當先進的技術實力。
“我說?那不成老王賣瓜了嘛!”
李學健聞言笑道:“那就讓我聽聽你是怎么賣的。”
“行,你想聽,我就給您賣派賣派。”
說著,遞過去一支煙,給李學健點著,便說起了這村里這十幾年以來的事。
“我在美國的商場里也看到過五葉電風扇,還有空氣炸鍋,沒想到竟然是咱們村生產的,今年的廣交會怎么樣?成績好嗎?”
“好著呢,昨天四萍……就是我三叔家的老四還跟我抱怨呢,說訂單太多,廠里壓力大。”
李學健聽得連連點頭,工廠的效益好,鄉親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而這一切,都是李天明這個后生帶著村里人闖出來的。
李學健心里突然生出了一種生子當如李天明的感覺。
和李天明相比,他的那些兒女……
唉……
沒有一個成器的。
自小沒受過苦,一直在富足的生活中長大,他工作忙,平時也疏于管教,一個個的全都養成了紈绔的性子。
他已經年過六旬,卻沒有一個可以繼承家業的后人。
要是他的兒女能有李天明一半的能力就好了。
“天明,以后打算咋往下干?”
“廠里現在主要就是造家電,我以后就打算沿著這條路往下走。”
“家電領域的競爭很激烈啊,美國那邊現在主要是西德、東瀛,還有美國本土的品牌,你想在這個行業殺出一條路來,可并不容易。”
“事在人為,至少目前廠里的幾種產品在國外的銷量還是很不錯的,咱們國內的技術雖然照比國際上的那些大品牌,還差了不少,但也有咱們自己的優勢。”
“哦,你來說說!”
“人工便宜,歐美國家養一個工人,在國內能養十個,還有各種原材料的價格,成本低,加上不錯的品質,可以保證國產商品的競爭力,而用于出口商品的差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給工人,適當提高待遇,增加收入,老百姓的手里有錢了,也能刺激消費,徹底盤活國內的市場。”
李學健越聽越驚訝,沒想到李天明能有這樣的見解。
難怪這個年輕人能做成這么大的事。
“了不得,了不得啊!”
李家臺子能有這么出色的年輕人,當真是一件幸事。
正說著,宋曉雨挎著籃子過來了。
“大伯!”
她沒想到李學健也在。
“大伯,一起吃吧!”
李天明招呼著,手直接在褲子上蹭了兩下,掀開籃子上的布。
早飯是大餅炒雞蛋,還有一盤醬菜。
李學健也不客氣了,學著李天明的樣子,在褲子上蹭了蹭,拿起大餅往里面夾了幾筷子雞蛋和醬菜,卷起來往嘴里送。
一口咬下去,真他媽的香。
就在這時候,一輛車開了過來,正是昨天送李學健回村的那一輛,車到了附近停下,從車上下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
“哦,shit!”
男人喊得很大聲,李天明注意到,李學健的臉色瞬間就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