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的時候,沈青云剛回到家,就接到了一個電話。
“沈市長。”
電話那邊響起了新任市委副書記趙闖的電話:“是我啊,老趙。”
“趙副書記你好。”
沈青云聞言笑了笑:“有什么事情么?”
今天晚上按理說,其實應該常委班子聚餐的,但劉福海表示最近這段時間市里的情況不太好,就不搞這種事情了。
眾人自然沒什么意見。
不過沈青云倒是沒想到,這趙闖竟然給自己打電話了。
“是這樣的,我這初來乍到,對市里的情況不熟悉。”
趙闖平靜的說道:“田書記專門囑咐我,到了咱們常山市,有什么事情要多跟市長您溝通,你看有時間么,咱們見個面?”
聽到這句話,沈青云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他又不是白癡,當然明白趙闖這句話的意思。
很顯然。
對方是專門找自己來拜碼頭的。
拜碼頭這個說法,源于舊時商幫、幫會文化,后演變為體制內新人或調任者主動對接地方權力核心的潛規則。
其核心是建立權力聯系。
新人到任后,需通過正式匯報、私下拜訪等方式,向當地主要領導、分管上級或資深官員表達尊重與合作意愿。
這不僅是禮節,更是傳遞認賬信號,承認現有權力秩序,愿意在既定規則內行事。
操作上分明暗兩層:明面上是正常工作對接,匯報工作思路、聽取指示。
暗地里則是建立私人信任,通過同鄉、校友等紐帶拉近距離,或在關鍵問題上表明立場,成為自己人。
在沈青云看來,這其實就是權力生態的潤滑劑。
在復雜的官場網絡中,拜碼頭能減少摩擦、獲取資源傾斜,但過度依附可能陷入派系斗爭。分寸拿捏間,體現著官員的政治智慧,既需融入環境,又要保持獨立,避免成為權力附庸。
很顯然。
趙闖的這個拜碼頭,是因為背后有省委書記田富國給他的指示。
想到這里,沈青云笑了笑,點點頭道:“那好,我在家等你。”
說完,他這才掛斷了電話。
半小時之后,拎著水果的趙闖親自登門拜訪。
“老趙,你這太客氣了。”
沈青云熱情的對趙闖說道。
有田富國的關系在,兩個人天然屬于一個派系的,自然也親近許多。
“市長。”
趙闖跟沈青云熱情的握手,隨即說道:“田書記可是專門交待我,一定要來看您的。”
“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