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的清晨,華陽市被一層薄薄的雪覆蓋,像裹了層白糖的年糕。
沈青云穿著深灰色羽絨服,領口露出紅色圍巾的一角,站在市公交總公司的調度中心里,玻璃窗外的公交車正緩緩駛出站臺,車身上“春節期間正常運營”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
“師傅們辛苦啊。”
沈青云握住調度員老張的手,對方的指關節凍得發紅,指甲縫里還嵌著黑泥,熱情的說道:“越是過節越忙,家里都安頓好了?”
老張咧開嘴笑,露出被煙熏黃的牙:“領導放心,媳婦孩子都回鄉下了,我值完這班崗就回去。就是這雪天路滑,得提醒司機們慢點開。”
沈青云點點頭,走到調度屏幕前,看著密密麻麻的公交線路圖:“昨天我看新聞,你們加開了十條夜班車?”
公交公司總經理連忙上前:“是的書記,針對返鄉務工人員和晚班族,末班車延長到凌晨一點。還備了二十輛應急車,萬一有車拋錨能及時頂上。”
“做得好。”
沈青云的目光掃過墻上的值班表,嚴肅的說道:“要保證司機師傅們的休息,不能疲勞駕駛。食堂年夜飯得弄豐盛點,餃子、紅燒肉都得有,讓大家在崗位上也能感受到年味兒。”
說著話,他指著角落里的微波爐,直接說道:“這個舊了,換個新的,讓師傅們能熱口熱飯。”
離開公交公司時,雪又開始下了,細碎的雪花落在沈青云的羽絨服上,瞬間化成水珠。
吳明浩遞過一把黑傘:“書記,下一站去自來水公司?”
“嗯,看看他們的應急搶修隊。”
沈青云踩著積雪往前走,皮鞋踩在冰面上發出咯吱聲,淡淡地說道:“老百姓過年,水電氣暖一樣都不能出問題。”
自來水公司的搶修車間里,十幾個穿著藍色工裝的工人正圍著一臺管道熱熔機忙碌。
看到沈青云進來,車間主任連忙關掉機器,轟鳴聲戛然而止。
“市委書記怎么來了?”
一個年輕工人手里還拿著扳手,臉上沾著油污,不好意思地往圍裙上擦手。
沈青云走到一堆待命的搶修工具前,拿起一個沉甸甸的管鉗:“你們這工具都檢查過了?”
“都檢查三遍了!”
車間主任拍著胸脯對沈青云保證道:“昨天還搞了演練,保證接到報修后,市區半小時、郊區一小時內趕到。”
墻角的保溫桶冒著熱氣,沈青云掀開蓋子,里面是滾開的姜湯:“這是給師傅們準備的?”
“是啊,天太冷,喝點姜湯暖和。”
那經理說道。
沈青云舀了一碗,抿了一口,辛辣的暖意從喉嚨一直流到胃里:“好辦法,不過光喝姜湯不夠。”
說著話,他轉頭對隨行的人社局局長說道:“搶修人員的春節補貼要翻倍,再給他們家屬送點年貨,米、面、油都備齊了,讓家里人也能感受到政府的心意。”
他看向一個正在擦工具的老師傅:“李師傅,聽說您兒子在部隊,今年回來過年嗎?”
老師傅愣了一下,沒想到沈青云記得自己:“不回呢,部隊忙。領導放心,我在這兒值班踏實。”
“好樣的。”
沈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回頭讓工會給您兒子寄點咱們這兒的特產,也算替您盡份心意。”
從自來水公司出來,車子駛向市醫院。
門診大廳里人來人往,消毒水的味道里混著淡淡的臘梅香,大廳角落擺著幾盆盛開的臘梅,是后勤科特意搬來的。
院長陪著沈青云走到兒科病房,一個護士正給哭鬧的孩子扎針,動作輕柔得像在拈繡花針。沈青云站在門口等她忙完,才輕聲說:“過年期間病人多,你們更辛苦了。”
護士摘下口罩,臉上有幾道勒痕:“習慣了領導,每年都這樣,就是……”
她猶豫了一下,“有些外地護士想回家,我們排了好幾次班才協調好。”
“輪休制度要落實好。”
沈青云聞言看著墻上的排班表,緩緩說道:“保證每個人都能輪休幾天,哪怕只能在家待一天,也得讓人家跟家人見個面。食堂年夜飯加幾個硬菜,給值班的同志發點水果禮盒。”
他走到病房門口,看到一個正在給孩子講故事的護工,笑著問道:“大姐,過年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