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的講話,到這里就結束了。
劉彥昌等掌聲平息之后,拿起搪瓷缸喝了口茶,暖意順著喉嚨下去:“
高長河從公文包里拿出文件的動作很慢,凍僵的手指不太靈活。
他推了推眼鏡,鏡片上的霧氣被他用袖口擦了擦,目光先落在沈青云身上,又轉向朱曉元,聲音沉穩如古鐘:“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任命朱曉元同志為濱州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他頓了頓,呵了呵手才翻開文件:“朱曉元同志在青州市任紀委書記期間,牽頭查處了教育系統窩案,寒冬臘月里蹲守學校門口,把十七名收受校服回扣的校長送上法庭。在開發區整改中,頂著零下十度的低溫清退違規占地企業二十三家,為財政追回損失七億元……”
高長河突然合上文件,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看著臺下的眾人說道:“省委為什么派他來濱州?因為他敢啃硬骨頭。去年青州某國企董事長仗著有省里關系拒不配合調查,曉元同志帶人守在他辦公室三天三夜,暖氣被停了也不走,最終查清其挪用公款一點二億的事實!”
臺下響起倒吸冷氣的聲音,有人下意識裹緊了大衣。
坐在朱曉元身邊的組織部長彭東南下意識地挺直了背,他的棉褲膝蓋處磨得發亮,筆記本上還記著衛仲河推薦的幾個“自己人”,此刻那些名字突然燙得像烙鐵。
要知道。
這位新上任的市委副書記,可是分管黨群的。
人事也在他的分管范圍之內。
“濱州最近的案子,省委高度關注。”
高長河的手指重重敲擊講臺,搪瓷缸被震得跳了跳:“顧青山書記在省委常委會上說濱州的問題不是個案,是對全省干部作風的考驗,越是天寒地凍,越要守住民心。”
說著話,他抬眼看向沈青云:“青云同志到任的這段時間,拿下周旺東、魏東生,展現了魄力,但還不夠……”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衛仲河的問題暴露了干部監督的漏洞,就像這暖氣管道,漏了就得修!朱曉元同志來濱州,首要任務就是協助青云同志筑牢防線。今后濱州調整任何干部,必須先過廉潔體檢關。凡是群眾口碑差的,哪怕考核成績再好也堅決不用!別讓老百姓在風雪里寒心!”
高長河拿起保溫杯喝了口茶,水汽模糊了他的眼鏡:“省委給濱州的定位是東北經濟橋頭堡,但橋頭堡不能有蛀蟲,更不能在風雪里塌了。曉元同志,你記住,省委給你尚方寶劍,不是讓你耍威風,是讓你為老百姓斬荊棘,給他們的心里燒上一盆旺火!”
整個會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干部們紛紛鼓掌。
而沈青云坐在那里,臉上卻不動聲色。
雖然顧青山說了,朱曉元是來支持自己的,但從高長河這個講話里面,沈青云卻嗅出了一絲其他的味道。
“
劉彥昌緩緩說道。
朱曉元起身時,棉大衣的下擺掃過椅子腿,發出輕微的碰撞聲。
他走到話筒前,深吸的氣息讓胸腔明顯起伏,鼻梁上的眼鏡滑到鼻尖也沒顧上推,呼出的白氣在話筒前凝成小霧:“高部長的囑托,沈書記的要求,我記在心里了,比這寒冬的冰塊還牢。”
他從口袋里掏出個磨得發亮的筆記本,塑料封面被凍得有些脆,翻開的頁面上記著密密麻麻的小字,邊緣卷著毛邊:“來濱州的路上,我算了兩筆賬。第一筆是作風欠賬,有的干部把為人民服務當口號,群眾冒雪辦事要跑五趟八趟,這種官老爺作風必須改,改成雪中送炭的作風。第二筆是信任欠賬,周旺東們偷走的不光是錢,是老百姓對黨委政府的信任,這筆賬要用一輩子去還,用實實在在的暖氣管、熱教室、順心事兒去還!”
他轉身看向熊楊,目光如炬,棉大衣的袖子因為動作幅度大滑下來一截,露出凍得發紅的手腕:“熊書記,今后紀委查案,不僅要算違紀金額,更要算民生賬,王大海貪的每一分錢,都要折算成多少噸煤、多少度暖、多少孩子的棉衣,清清楚楚寫在判決書上,貼在菜市場、學校門口、小區公告欄,讓所有人都看看,這些腐敗分子在寒冬里偷的是老百姓的救命錢。”
伴隨著他的講話,會場里掌聲雷動。
會議結束時,日頭已過正午,雪還沒停。
高長河要趕回省城參加下午的常委會,沈青云陪著他走到車邊,兩人的棉鞋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這篇就職演說,是曉元昨晚在招待所寫的,改了七遍,暖氣停了兩小時,他就裹著大衣寫,筆都凍得不出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