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珍連連點頭,眼神里多了幾分敬佩,她之前聽說沈青云是“鐵面書記”,沒想到這么關注細節里的東西。
接下來是德江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里很熱鬧,不少群眾在窗口辦事。
沈青云走到一個便民服務臺,看到一位白發老人正坐著填表格,旁邊的工作人員是個年輕姑娘,正幫老人念表格上的字:“大爺,您這個案子是贍養費糾紛,填完這個表,我們就能幫您立案了,不用跑第二趟。”
沈青云走過去,聲音放輕:“大爺,辦事還方便吧?有沒有覺得麻煩的地方?”
老人抬起頭,看到沈青云穿著西裝,馬上就意識到是領導,連忙起身說道:“方便!方便!這姑娘態度好,還幫我念字,我眼睛不好,要是自己來,肯定填不完。”
法院院長周明笑著說:“沈書記,我們去年搞了便民訴訟行動,在訴訟服務中心設了導訴臺、便民輪椅、免費復印區,還開通了網上立案,去年網上立案占比達到了百分之四十,老百姓不用跑法院就能辦案。”
“網上立案的群眾滿意度怎么樣?”
沈青云問道,目光掃過墻上的滿意度測評表,上面貼滿了紅色的“滿意”貼紙。
不過他并不在意這個,畢竟這玩意完全可以造假的。
“滿意度百分之九十八。”
周明遞過一份測評報告,對沈青云解釋道:“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群眾覺得操作麻煩,我們已經安排了志愿者,在訴訟服務中心教大家用網上立案系統。”
離開法院,去公安局的路上,沈青云坐在車里,心里很感慨:基層政法單位的變化,比他想象的大。之前總擔心基層只重形式不重實效,現在看來,德江的干部是真的把“為民”放在了心里。
只不過,沈青云其實也明白,自己的調研是提前打過招呼的,能不能看到真正的基層情況還不一定,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情,在官場當中從來都不是什么新鮮事。
真正想要了解具體情況不能著急,需要一點一點去摸索。
……………………
德江市公安局的指揮中心在頂樓,巨大的屏幕上顯示著全市的實時監控。
局長張德貴指著屏幕上的一個紅點:“沈書記,這是我們的街面警務站,全市有二十個,每個警務站配四名民警,五分鐘就能到達責任區。去年我們的街面犯罪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就是靠這個五分鐘響應圈。”
沈青云前傾身體,看著屏幕上民警巡邏的畫面:“鄉鎮派出所的警力補充到位了嗎?之前聽房文杰說,基層警力有點緊張。”
張德貴臉上露出難色:“還缺一百五十名民警,去年招了一百名,但是有二十名調到了市局,鄉鎮還是缺人。我們現在讓民警一警多能,既管治安,也管調解,勉強能應付。”
沈青云皺了皺眉:“警力補充的問題,我回去跟省廳反映一下。鄉鎮是基層的基層,警力不能缺,不然老百姓有困難找不到警察,心里就沒底了。”
房文杰在旁邊連忙記下來:“沈書記,我回頭也跟市局再對接,看看能不能從輔警里選拔優秀的,先補充到鄉鎮派出所。”
“很好。”
沈青云微微點頭,對于他的話倒是很贊成。
調研結束后,大家回到德江市政法委的會議室。
會議室不大,長條桌周圍坐滿了人,窗外的夕陽透過窗簾縫隙照進來,在桌上投下一道金光。
沈青云坐在主位,手里拿著調研筆記,目光掃過眾人:“今天看了檢察院、法院、公安局,總體來說,德江的政法工作做得很扎實,有亮點,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