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把公文包放在桌上,又從包里拿出沈青云的保溫杯,倒了杯熱水:“沈書記,您先喝口水,我去樓下看看文件調得怎么樣了。”
“去吧,注意安全,別單獨行動。”
沈青云接過水杯,指尖碰到溫熱的杯壁,心里的焦躁才稍稍緩解了些。
陳陽走后,房間里只剩下沈青云一個人。他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的夜色。
青風縣的夜晚很安靜,除了偶爾傳來的警車鳴笛聲,幾乎聽不到其他聲音。
縣紀委辦公樓的影子在月光下顯得格外肅穆,他想起白天在案發現場看到的場景:李政和倒在玄關,胸口插著一把水果刀,鮮血染紅了米色的地磚。他的妻子倒在客廳,手里還攥著一個沒織完的毛衣針。十歲的兒子蜷縮在臥室的床底下,小小的身體已經沒有了溫度……
一股寒意從沈青云的后背升起。
他從事政法工作二十多年,見過不少血腥的案發現場,但這樣的滅門案還是第一次,而且受害者是一個縣紀委紀委書記。
這絕不是簡單的仇殺或劫殺,兇手敢這么做,一定是被李政和查到了致命的秘密,怕他捅出去,才痛下殺手。
………………
沈青云走到桌前坐下,把保溫杯放在手邊,打開公文包,拿出一個黑色的筆記本。
這是他的辦案筆記,里面記滿了各種案件的細節。他翻到新的一頁,拿起筆,先寫下“青風縣滅門案”幾個字,然后開始梳理線索:
受害者:李政和(三十八歲,青風縣紀委書記)、妻子張敏(三十六歲,縣醫院護士)、兒子李小宇(十歲,縣實驗小學四年級)
案發現場關鍵細節:門窗完好,無撬動痕跡,兇手可能是熟人,所以李政和主動開門。
客廳茶幾上有三杯茶水,兩杯未動,一杯喝了一半(杯沿有李政和的唇印),兇手至少兩人,與李政和有過交談。
兇器是水果刀,來自李政和家的廚房,兇手沒帶兇器:可能是臨時起意,或不想留下外部線索。
李政和的手機、電腦不見,書房抽屜有被翻動的痕跡:兇手在找東西,可能是李政和查案的證據。
沈青云的筆停在“三杯茶水”上,眉頭皺了起來。
兇手既然是來殺人的,為什么要跟李政和喝茶聊天?
是為了套話?
還是為了拖延時間,等他家人回來一起動手?
或者,兇手一開始沒想殺人,只是來威脅李政和,后來談崩了才動了殺機?
他想起縣紀委副書記說的話:“李書記最近三個月一直在查縣住建局的貪腐案,上周還跟我提過,說快查到關鍵人物了,有點危險。”
當時他沒在意,現在想來,這句話可能就是李政和的遺言。
“住建局貪腐案,地產公司貪腐案,還有一個扶貧款的案子。”
沈青云低聲重復著,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
青風縣是盧山市的下轄縣,經濟不算發達,但最近兩年在搞“新城建設”,住建局負責的項目很多,比如拆遷、修路、蓋保障房,這些都是容易滋生貪腐的領域。
李政和查的,會不會就是新城建設里的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