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晉商3
做為晉商集團在朝堂里的代表人物,最成功者已經做到了內閣首輔,他叫張四維,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萬歷十年繼張居正之后任內閣首輔。
張四維是山西平陽府蒲州人,父親是有名的鹽商、叔叔是邊貿巨頭、兩個弟弟經營錢莊和絲綢買賣、岳父在南方經營糧食、外公家是木料商人兼職運軍糧。連同姨夫、姑父、弟弟的岳父,也都是山西有名的富商。
可以這么說,在蒲州乃至平陽府,張家都是數得上號的巨富。如果再算上親戚和姻親,張家在山西省內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
除了富之外,張家和朝廷還有著很緊密的關聯。張四維的舅舅叫王崇古,時任宣大總督,相當于后世的大軍區司令了。而張四維的發小楊博是吏部尚書,被嚴世蕃稱作天下四才之一。
由此可見,張四維不僅是富二代,還是半個官二代。在他步入仕途之后,先后被朝中大佬高拱、張居正、申時行所看重,在朝中人緣極好,如果說沒有身后家族的銀彈幫襯誰信呢。
甚至在張居正死后,萬歷皇帝要對其徹底清算,張四維又通過賄賂馮保,讓清算的大刀沒有落到自己頭上。如若不然,憑著他經常給張居正上貢孝敬的做為,怕是很難逃脫。
“王之楨,你可知寧波商人的密奏是誰寫的?”聽到這里,皇帝突然舉起右手止住了王安的講解,歪頭問了一個不太沾邊的問題。
張然,把四衛營和勇士營秘密調派到蒲州和介休兩地的草場馬場里去,數量你自己定,以抓捕這幾家人為準。王之楨,南京錦衣衛可堪重用?”
王崇古乃你的祖父,山西王家與伱家也出自一脈。現在朕想聽一句實話,王家是否還在參與邊關私販,是否還與這些山西商人有染?”
見到王之楨的表情,洪濤也就不再繞圈子了,先講了講沈一貫的選擇,再詢問有關王家的現狀。話外音很明顯,沈一貫朕都可以原諒寬恕,王家也同樣,但前提必須是積極靠攏并提供有用的情報。
“哦對,朕還聽過他的經筵,確實有點山西口音。”有了具體職務,洪濤終于在腦海里對上了具體人物,不光想起來了,還見過面講過話。
“一個千戶稍微少了點……你從京城再調派一個千戶,秘密去通州上海運衙門的貨船,抵達杭州灣后在船上待命。”
剛剛王安一提起張四維,王之楨就知道要來大麻煩,好在皇帝沒有暗中猜忌,而是當面問了出來,這倒讓他放心了不少。
一聽說連經常可以在自己身邊走動的翰林院官員里也有晉商集團的代表人物,洪濤立馬就炸毛了。韓爌到底是不是晉商集團的人已經沒必要深究了,他的親家是晉商,且家族還在蒲州,能出污泥而不染的幾率太低了。
“王登庫是臣的族弟、范文斗是張四教續弦娘家哥哥、靳良玉乃韓爌的親家,其余三家臣確實不知。”是該繼續為家族隱瞞還是實話實說,不用拿沈一貫做例子王之楨也能想明白。
<divclass="contentadv">眼下皇帝如日中天,把朝臣們壓制得喘不過氣,自己沒理由為了別人斷送大好前程。哪怕是族中的兄弟也一樣,保住自己就等于保住了王家,你們倒霉了活該,誰讓缺德事干太多呢。